㈠ 外国人中世纪上厕所是怎样的啊
中世纪欧洲的"人力流动厕所"
中世纪巴黎街角有这样的景象,法文称之为garde-robe,虽可翻译为“更衣间”,其实它是另一个意思“厕所”;好像今天的流动厕所,但主体却是个活生生的人。他披挂大大的斗篷,身旁左右各放一个桶,目标明显,任何人都知道是什么,必要时趋前驻足,他马上张开斗篷围住客人,让客人可以好好隐密地方便,小便用右边的桶,大便用左边的桶,如此这般。
身为“方便”服务专业,敬业精神可佳,除了勤勉认真,还会看客人脸色,如客人长吁短叹、皱眉头,为和缓气氛,他会掌握时机关心问候。
这种予人方便的服务业,无一定价码,只收小费,却又难以糊口,所以类似当时理发厅卖化妆品,他们也准备了调适客人身心状况的肠胃药或痔疮软膏等。
1730年路易十五时代,布兰维兰在其著作《巴黎人》中记载,有人独创“折叠式厕所”,他手持锡制马桶及足够把正在方便的客人包住的大布巡行街头,有时叫喊:“谁都知道该做什么了吧?付2个苏就好!”当容器满了的时候,就倒入塞纳河里。
还有一位法国药商卡迪·德·嘎西克尔,在维也纳旅行时,试过他认为更巧的类似服务,并留下记录:
那些充满山林气味的男子,站在公共广场或接近建筑物的狭窄场所,拿着有盖子的木桶和大布罩,木桶是坐式马桶的代用品,大布罩为了围住下方,甚至可以稳稳包住使用者的整个身体,以防暴露,得以脱掉不得不脱的衣物。
至于英国,也有记录:
在伦敦、爱丁堡,当时有持大桶和宽大披肩的男子喊着:“没有要办大事的吗?”以吸引客人,待客人坐上桶后,即用披肩把他的身体包住。
据说这种行业在英国到19世纪初、西班牙到19世纪中叶还存在。
《海外文摘》
中世纪的如厕环境
这—时期的著作家们留下了很多关于欧洲大城市生活坏境的记录。他们描述了一幅幅令人难以置信、邋遢肮脏和恶臭难挡的景象。举例来说,在德国的纽伦堡城里,敞开的下水道穿越各家各户,汇入河流。低潮时的景象更是惨不忍睹。
中世纪日常生活中的臭气有时令人难以忍受。香水和花瓣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些气味。其他减少臭味的方法包括焚烧备受僧侣们青睐的乳香,及携带花卉饰品。据悉,亨利八世如厕时戴着一个由塞满百花香的橙皮制成的花卉饰品。
中世纪的巴黎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典型。一道宏伟的城墙阻挡着外部侵袭者。巴黎城中堆积起来的粪便被倾倒到城墙外侧。不幸的是,随着巴黎的繁荣昌盛,其粪堆也日渐庞大。最后,粪堆的规模扩大到了如此地步,以至于人们出于安全的考虑而不得不将围墙筑高,以防敌军可能从粪堆顶部攻击巴黎城。
“私室”:肮脏的地牢
由于隐私这一概念在这个年代还处于蒙昧阶段,城堡中的房间也很少分隔开来。被称为“私室”的休息室均匀分布在各处。
私室实为建于城墙凹处的小座子,位于主塔内或宴会大厅附近。它们只有3英尺宽,紧挨着一面向右转角的墙。伦敦塔的厕所就盖在亨利八世用餐的宴会厅隔壁。不过,肥硕的亨利能否挤进狭小的私室就值得怀疑了。
“私室”这一字眼有衣橱之意,因为它看起来颇像化妆室。尽管通常被用来指代城堡里的厕所,私室在中世纪时拥有的名号可谓五花八门。16世纪时,它以“神父之洞”而闻名,因为英国人用它来藏匿罗马天主教神父,使其免受迫害。不过,大多数称谓都是用以掩饰其实际用途的委婉说法,主要有:“舒适之所”、“祈祷室”以及“小教堂”等。此外,自从私室被公认为一个独自品读好书的理想场所后,“厕所”这一字眼也跟着流行了起来。“厕所”的名称起源于拉丁语中的“隐私”一词。
私室通常建在火堆或厨房的暖气管旁,它吸收下面厨房里炉火的热量,以温暖其冰冷的石制座圈。其中的废弃物落到下方几百英尺处的护城河里,这就避免了所谓的“来自后方的泼溅”问题。不幸的是,在接收城堡废弃物多年之后,护城河中散发的气味使城堡生活变得不再令人心旷神怡了。
作为英格兰的统治者,亨利八世对便池问题颇为忧虑。1313年,亨利不堪忍受自己私室外侧墙壁上丑陋的褐色污点,他命令伦敦塔的总管建造一个中空的圆柱或暖气管,来掩盖这些污秽。
位于比利时根特郡的“伯爵城堡”是城堡私室的一个代表。生活区有一个只能容纳一人的私室。堡垒墙上的私室则留给那些较无特权的居民使用。以上两处便利场所的物质都流入紧挨城墙的河中。在天气寒冷的冬天使用城墙上的厕所是种可怕的经历,不少人臀部都冻僵在石座圈上。
中世纪的城堡并不像它看起来的那样坚不可摧。它们的私室构造稍有相通之处。一旦被围攻,敌方可爬上城墙,通过私室中的洞穴进入城堡,这对于任何士兵来说都是一次惨痛的经历。除此之外,精明的射击手亦可利用通道,在箭攻中大显身手。
㈡ 古代人怎样上厕所
古人便后用何物拭秽?港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 本文逆时间之河而上,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人还在使用五花八门的其他物事,但是主流是人们普遍用卫生纸,因此我们考证历史,也仅仅考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文明的主流。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朝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以考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 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朝皇宫中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日本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 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规格“平均长24、宽0.5-0.8、厚0.5厘米”[2]。唐宋间,中日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很深,因此日本的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除了考古实物佐证外,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于史籍,宋马令《南唐书。浮屠传》:“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记载,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 唐代高僧道宣所述《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上厕法第十四记载了僧人的日常规范,其中上厕法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并明文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这个记载证明了唐朝时代的僧人用厕筹拭秽,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禁止用“文字故纸”拭秽,既然禁止,那么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人这样做,不然何来禁止呢? 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而且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宋人《爱日斋丛钞》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唐书》王屿传:“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唐以后焚烧纸钱记载开始在史料中频频出现。又《天工开物》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纸。故造此者名曰火纸。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了。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记载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记载“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 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应录”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用厕筹之法疑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使用厕筹的事情,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
㈢ 梦见自己上厕所看见有拓屎,拿水管子冲怎么冲都冲不下去后面就醒了,这预兆着什么
您自己是最好的解梦人,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梦大部分是自己可以找到原因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或者一直怀念,一直在意的,一直担心的,有的则是电影看多了,游戏玩多了,这些是可以找到原因的,这样的梦心理因素多一点,不用太在意。当然还有些梦根本找不到理由,突如其来,这可能就有点预示了,恶梦的话有这个可能是预示我们的运气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好(梦的情景一般不会发生在现实,只是一种表象,就像梦里被蛇缠着,被老鼠爬到身上很难受等等,现实是不见得会发生的,这是种预示,可能运气不好,被人说坏话啦,工作不顺利了等等),感觉很灰暗,这时候可以一心念阿弥陀佛来把这个坏运气驱散,体会念阿弥陀佛时心里那种祥和软软的感觉,自己慢慢会感觉到心情很轻松,阿弥陀佛已经融入心里,身体里。通过念阿弥陀佛整个人笼罩在佛光之下,就不容易被坏运气入侵。所谓佛光普照,人人都可以,不是一定要戴装饰来得到,只要将阿弥陀佛融入心中,就是佛光普照。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地藏经》中对梦到鬼是这么说的: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假如做梦梦到已去世的人,很可能说明她有求于您,梦假如给您很难受的感觉的话,就说明她处境不好要您帮她,怎么帮呢,就念阿弥陀佛四个字,祈求阿弥陀佛帮助她,要多念。那样就可以帮到她。
我的母亲去世后,我姐姐也经常做那种噩梦,很难受心酸,各种场景,都显示母亲处境很苦,然后,我就叫我姐念阿弥陀佛,每天有空就念一段时间,念完了,就发个愿,愿阿弥陀佛救助我的母亲。没有多长时间,我姐就不做恶梦了,最后,我妈还托梦告诉她,她现在好了,要我姐不要难受了。这是我姐亲身经历的,就是念阿弥陀佛可以帮助到已经去世的人,不管她在哪里。
如果精进学佛的话,有时候噩梦则是消罪的表现,这种梦早上起来反而会感觉轻松。我就曾经做过这样的梦,非常血腥,可怕,学佛之前没梦到过的,但是早上起来心情很轻松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说大集会正法经》中对恶梦是这样说的:诸有修习菩萨行者。能布一切善法种子。一一成熟。既成熟已即能出生一切善法。善法生已生大欢喜爱乐佛法。彼善法种虽经多劫终无能坏。药王军。当知是名初发心菩萨。而彼所得一切善法。聚集了知转倍增胜。虽复梦有所见。而能离诸怖畏。何以故。一切业障悉得清净。不造恶法离诸苦恼。恶境现前而不能动。若于梦中见大火聚光焰炽盛。菩萨见已不生怖畏。何以故。诸烦恼薪为智慧火之所焚烧。无能乱故。又于梦中若见大水。而不清洁彻底浊秽。菩萨见已亦不生怖。何以故。已尽一切所作业故。如牛撤轭而得自在。又于梦中持以利刀。自断其头复断他头。菩萨尔时亦不生怖。何以故。贪嗔痴法诸烦恼中而为根本。菩萨已断无所惧故。药王军。彼初发心菩萨于六趣轮回已得解脱。而复于中随顺受生。皆是菩萨以方便力。示现化度一切众生。而实菩萨常生诸佛清净刹中。一切如来所共摄受
㈣ 谁知道中国古代人上厕所用什么开屁屁啊
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期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古代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关键词:厕筹;手纸
古人大便后用何物拭秽?港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
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
本文逆时间之河而上,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人还在使用五花八门的其他物事,但是主流是人们普遍用卫生纸,因此我们考证历史,也仅仅考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文明的主流。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朝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以考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段刘姥
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 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朝皇宫中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
“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什么纸呢?所以还要了解中国古代纸的种类。
明清之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记载:“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
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又记载:“此纸(火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由此可知,纸因其原料不同而分为“皮纸”和“竹纸”,但无论何种纸都有“精”、“粗”之分,其中精者用来写字,粗者百分之七十用来做焚烧祭鬼神,百分之三十为日用品。
分清了纸的种类,我们还要知道,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民间传说用印了字
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以免秽亵”[1]。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
竹片,大概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文化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综上可知,元明清之际人们开始用手纸拭秽,这种纸大多是没有字的“粗”纸。至于
皇宫中所用手纸为粗纸还是精纸,不可详考,我想太子妃一定不至于用粗糙的纸去摩擦娇嫩的脸蛋吧。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
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日本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 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规格“平均长24、宽0.5-0.8、厚0.5厘米”[2]。唐宋间,中日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很深,因此日本的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除了考古实物佐证外,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于史籍,宋马令《南唐书.浮屠传
》:“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
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记载,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
唐代高僧道宣所述《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上厕法第十四记载了僧人的日常规范,
其中上厕法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并明文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这个记载证明了唐朝时代的僧人用厕筹拭秽,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禁止用“文字故纸”拭秽,既然禁止,那么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人这样做,不然何来禁止呢?
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而且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宋人《爱日斋丛钞
》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唐书》王屿传:“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唐以后焚烧纸钱记载开始在史料中频频出现。又《天工开物》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纸。故造此者名曰火纸......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了。
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记载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
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记载“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
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
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应录”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
。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用厕筹之法疑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
使用厕筹的事情,如毗尼母经卷第六: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
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释迦牟尼佛生活于公元前六、七世纪,这些戒律则成文于他逝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所
以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印度使用厕筹的历史要比中国早得多。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最初传入的只是一些“经”,而对信众的日常起居做出明确要求的“律”则是从三国开始,而中国人使用厕筹的最早纪录也自三国始,所以厕筹由印度传入说目前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不排除中国人在此之前就使用厕筹,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而已。最终的答案,可能还要今后的考古发现来给出。
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入,后来厕筹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从中国古代拭秽风俗之流变可见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由微知著,由小见大,从此亦可管窥中华民族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优良传统。
㈤ 古代人如何上厕所的
目前已知的最早记载厕所的典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仪礼·既夕礼》,其中写到:“隶人涅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作注说:“隶人,罪人也,徒役者也。涅,塞也,为人复往亵之。”意思是:“我想上厕所啦,奴隶就给我挖个坑。”这虽然是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是也意味着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到了周朝,人们已经学会将木板子搭在大坑上以支撑双脚,中间设有漏井,粪便可直接落入池内。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姬孺“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说的是晋景公吃饭前去了个厕所,结果掉下去淹死了。这说明当时的厕所修建得并不合人心意,甚至可以说是粗陋。
尽管我国早在汉朝就发明了造纸术,但国人素有珍惜纸张的传统,极少有人用纸张来擦拭如厕后的秽物。唐朝道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中,就有“上厕法第十四”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不得用文字故纸”的记载。
据称人们在当时通常使用“厕筹”清理自己,厕筹就是打磨光滑后的细长的竹片或者木片,具体用法你们自行想象一下。厕筹在当时广泛地被中国大众使用,不仅如此,还有人推测当时的厕筹有“出口”的迹象。
以日本为例,1992年日本奈良县发现了一处7世纪建筑遗址,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筹木(日本称为筹木,中国称为厕筹)。有考古学家推测,隋唐时期中国因国力鼎盛吸引了日韩两国来此交往,期间输出了不少包括厕筹在内的“厕所文化”,日本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左元真也赞同了这一说法。
《南唐书·浮屠传》中记载:“(后主)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刺,则再加修治。”说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亲自为高僧修剪厕筹,并把它放到脸上试试有没有刺。这说明厕筹一直到南唐时期都在被广泛的使用着。
事情到明朝的时候开始发生了变化。在明初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用织布来清洁自己的“秽物”了。《五杂俎》中记载:“大内供御溷厕所用,乃以川中供野蚕所吐成茧,织以成帛,大仅如纸。每供御用之物,即便弃掷。”
到了明朝后期,孝宗皇帝为了节省宫内开支,下令不再用织布、丝绸等织物,而用纸来替代。不过此时的皇帝御用“圣纸”已有专门的部门——宝钞司制造,比之前的厕纸更为光滑整洁。
(5)焚见上厕所来人把购物卡丟了扩展阅读
古人上厕所的说法:
在秦汉时期,上厕所的一种文雅的说法叫做“如厕”。如,是去往某处之意,即所谓“凡有所往曰如”,如厕就是上厕所。
从唐代以后,厕所的通俗说法叫做“圊”(音青),厕所因多建在院子东角,因此又称“东圊”。
“圊”字,外面一“口”,中间一“青”。“口”字,四面围合,可以理解为关着门的房屋或建筑;“青”字,假借于“清”。
出恭,也是上厕所的雅称,源于明代。明代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士子如厕通便,须先领牌,故称通便为出恭。且称大便为大恭,小便为小恭。如《警世通言》中写道:“行至陈留地方,偶然去坑厕出恭”。
㈥ 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购物卡除了送领导,再就是亲密的人.
你好, 枫之凋零 队员 :die boy 为你解答:1.戒指,代表爱你到心里,情愿为你的爱而受戒
2.项链,代表将你紧紧锁住,希望你的心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其它的异性
3.手镯,代表除了想圈住你以外,还暗示了他只疼爱你一个人
4.手链,代表想绑住你一辈子
5.脚链,代表栓住今生,系住来世,希望来生还能在一起
红玫瑰代表热情真爱;
黄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恋;
紫玫瑰代表浪漫真情和珍贵独特;
白玫瑰代表纯洁天真;
黑玫瑰则代表温柔真心;
橘红色玫瑰友情和青春美丽;
蓝玫瑰则代表敦厚善良。
蔷薇——求爱 满天星——爱怜
百合——百年好和 向日葵——爱慕
合欢——欢乐 金盏花——迷恋
红豆——相思 石斛兰——任性美人
红菊——我爱 紫丁香——羞怯
白丁香——念我 郁金香——爱的寓言
杨柳枝——依恋 紫萝兰——永恒之美
波斯菊——永远快活 玛格丽特——情人爱
巧克力的含义:
榛子巧克力——忠贞
果仁巧克力——可人
酒心巧克力——与你共醉
奶香巧克力——我的蜜糖
1.手表
天天见,时时见,分分秒秒见,分分秒秒陪着你,
表是另外形式是钟,扩大的想就是钟情于你了哦,
手表还可以结实为和时间相处啊,
时间也是你们需要的东西吧,时间看清楚你们是否相爱啊
2.风铃
如果你是男孩子,女孩子送你风铃的话
那就意味着……分手。
其实风铃还有思念、想念的意义。
不过最好不要随便送人风铃。
总归意义不太好,
自己买给自己倒是可以
挂在通风的房间里有种忧郁的幸福感伤
3.打火机
打火机代表火, 火代表激情
代表暗恋
4.围巾
1.缠住他/她
2.给他/她温暖,表示你的关心
3.是一种温心,细腻,大方的示爱手段
5.杯子
一辈子
6.手套
逃不出她他的掌心
7.梳子
----是一种心意!
1.梳子代表相思,代表着对方很想念很挂念你!
2.梳子每天都梳理头发也代表着它与你的密切性,代表着白头携老!
3.梳子还代表爱情,古代一般有做定情的意思!
4.梳子也代表健康,快乐! 把烦恼一扫而过,把心结打开,而且梳头会给人精神,带给人自信!
8.送礼物给异性的含义:
1.送男士香水表示你在她心目中是有品位的,她渴望和你进一步接触。
2.送钱夹,钥匙连随身小物应该是情侣之间爱意表达,希望时时伴你左右,让你每时每刻想起她。
3.送剃须刀代表你在她心中是优秀的成熟男性。
4.送贴身衣物(内裤,袜子)都比较暧昧,这是一种亲密调情,类似动物圈领地,表明你是她的人。
5.送你喜爱的特殊礼品(篮球,动漫模型,书),代表她对你有好感,同样希望博得你的好感。
6.送你毛衣,牛仔裤,运动鞋,说明她是真的爱你,已进开始代替你妈妈料理你的生活了!
打火机:初恋 恋爱、相爱
糖:我喜欢你
口香糖:想与你分享缠绵的爱
巧克力:想与你分享甜蜜的爱
玩偶:抱抱我
戒指:你是我的
花:想跟你在一起
镜子:想得到你的心
领带夹:想要给你爱
枕头:想和你一起过夜
睡衣:付出我的一切
吻:爱上了你
钱包:比起钱,你对我来说更重要
纸鹤:我们彼此之间的爱会实现的
腰带:不要离开我
手表:不要在约会的时候迟到哦
帽子:永远爱你
头巾:永远爱你
鸽子:521 我爱你
毛巾:永远的记住我
日记本:请成为我生命的一部份
脚链:你跑不掉喽
钢笔:祝你成功
钥匙链:祝你幸运
纸星星:365天祝福
不好的含义:
摩托车:你能快点死就好了
烟:真的很讨厌你、狠透你了
领带:真想勒死你
橡皮:你可真讨厌,我要用橡皮把你蹭掉~~! 分手、离别:
剪刀:我们分手吧
袜子:想与你保持一段距离
围脖:我们离别吧
相册:请保存好我们之间的回忆
钢笔水:不要抹去我们之间的回忆
图画:想永远的珍藏我们的回忆 其他:
书:给你一点时间,好好想想
玩具:希望你能对我更真实一点
木梳:请整洁一点
化妆品:你很美丽
圆珠笔:你好啊
蜡:实现不了的爱 水晶纪念意义:
不同颜色的水晶所代表的意义:
无色水晶:代表纯洁、无私、能提升人的灵气,驱除杂念
紫色水晶:代表浪漫、姻缘、颜色高贵
黄色水晶:代表财富、鸿运
茶色水晶:代表稳健、安泰
绿色水晶:代表正义、发展
绿幽灵水晶:代表财路正、事业兴
白幽灵水晶:代表清净,供灵修
红幽灵水晶:代表事业发达,财运兴旺
金发晶:至美、至尊
红发晶:热烈、活泼
黄发晶:红火、兴旺
黑发晶:偏财、解厄
绿发晶:幸福、好运
水胆水晶:神奇、灵异
请采纳,竭尽全力为你解决困难,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与我联系
㈦ 你都见过哪些喜欢反咬别人一口的人
昨天遇到同事不尽责导致工作纰漏,好心提醒他在他看来是指责吧,由于是合作关系被他反咬一口是我的责任,哑口无言了。
㈧ 小学的时候,一个老师丢了五块钱,他说他把钱放在桌子上的,出去上厕所回来就没
菩萨心肠,金刚手段
文/吴钰龙
小学的时候,一个老师丢了五块钱,他说他把钱放在桌子上的,出去上厕所回来就没了。恰好他出去那段时间我去过办公室交作业,他一口咬定是我拿的,态度极其恶劣地把我骂了一顿还要我交出赃款。那时候我二年级。我知道我没拿,我知道那是老师,但我没有哭,他说一句“交出来”我就说一句“我没拿”。他想动手打我的时候,我拔腿跑了。我径直跑到了校长办公室,把事情告诉了校长。校长带着我去办公室,在那老师的桌子底下找打了那张五块钱纸币。那老师四十来岁,却不肯跟我道歉。他以为说一句“弄错了”就算了?第二天我和我爸去学校,让他当着全办公室的老师跟我道歉。
大二的时候去小剧场那边的教超买一包清风餐巾纸,刷卡的阿姨不知道怎么回事算了两包的钱。我说这纸怎么涨价这么快,而且和标签不一样的价格?她说她哪知道。我说你是不是刷错了?她说怎么可能,你不要耽误后面同学。我说你查一查,她硬是不肯查,态度还很硬,那样子就好像我胡搅蛮缠买不起一包餐巾纸。一起去的同学都说算了,我偏不,我硬是要求店长来跟我谈。店长来了,查询了记录,证实了是那阿姨刷了两包。他们赔了我一张一百元的教超购物卡,我只要求他不要为难那个阿姨。
大三的时候从紫金港图书馆去东区的路上,一辆飞驰的汽车一直猛按喇叭,一路的同学都皱着眉头回头看,默默地让开了。我回头看了一眼——我只是确定司机没有喝醉或睡着,因为车子快却很稳。我走到马路中间,慢悠悠地就拦着路。那司机真是横,停下车来摇下窗,破口大骂问我是不是“找死”。我说我找死,你怎么不敢撞?一句话说完他走下车来想动手,我不屑地望了他一眼说:我已经打电话给保卫处了,你敢下手我绝不还手但我告到你倾家荡产!他举在半空的手愣是缩了回去。后来保卫处来了,那人潸潸地被带走了。
有一次在杭州火车站,手里提了个花瓶,后面抄上来一个男人一撞把我的花瓶撞得粉碎——不是什么值钱的花瓶,我本来并不想计较。谁想那男的头也不回就跑过去了,我追上去说你撞坏了我的东西。他说谁你叫不看着路。我说你从我后面冲上来我怎么看。他说谁叫你不走到边上一点,他说他急着买票上车。我瞄了一眼他的车票,九点十分开车,当时已经快九点了。他买了票拔腿就往候车室跑。我大喊了一声“强盗”……他被保安拦下了,至始至终他都说他很急他没错。所以我们一直闹到九点十五分,我的火车开始检票了,他的火车已经开走了。
我从小就被教育害人之心不可有,但也从小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父母从来不试图只告诉我这个世界最美好的那一面,也从来不试图只给我看这个世界最差劲的那一面。所以他们从来不曾只告诉我要善良,也从来不曾只告诉我要强硬。他们的言传身教,都在告诉我:善良,应该成为一种力量,对抗邪恶的力量。
柴静在首都记者的演讲比赛,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郝劲松这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律师。郝劲松当然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为了火车上的一张小发票把铁道部告上法庭,举起大旗揭露华南虎假照片,都是这个善良的人做的事。弘一法师说“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直内方外,不正是这种坚持内心的正义去做一番正义的事业抗衡黑暗邪恶的势力吗?难怪朱子说这是“为己之切要”。
能用自己的正直,保护自己,如果顺便还能对他人保护自己起点作用,这大概就是人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善良。
善良不是软弱,更不是只有忍耐一种途径。曾国藩有一则故事,说他有天在军中和一个人聊天,那人说:“胡润芝办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执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虚怀若谷,爱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诚,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语,令人不忍欺。”是,令人不忍欺,是一种神一样的境界,但问题是,这个世界太糟糕,没人会不忍欺。所以曾国藩最后还是被欺负死了。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法治成为普适的一种价值,再也不是要教育善良的人们“忍无可忍,再忍一忍”的时代了,否则,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法律来保护自己?为什么需要天理公道来保护自己?只要内心正直诚恳,为什么不能“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什么一定要到“忍无可忍”才“无需再忍”?
或许有人会说,睚眦必报有什么意思呢——但难道善良的人不再忍受欺负,就一定是睚眦必报吗?当我们教育孩子“过犹不及,执两用中”、教育他们要善良却也要坚强、要善良却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要善良更要努力让善良成为维护正义的力量的时候,就一定会教育出睚眦必报的人吗?
那孔子干什么还要以直报怨?就学上帝,把别人吐在你脸上的唾沫擦干请他再吐一次好了啊!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人,只是想自己成佛成圣上天国,却让别人的罪孽加深了啊!
佛经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菩萨发现商队中混进了一个强盗,而且这个强盗准备寻机把商人们杀害后抢走财物。菩萨自然不忍,寻思到:我杀了强盗,就犯了杀戒,就要堕入地狱,而不杀强盗,就会导致更多的生命被杀害。这是两难。但菩萨以宁可下地狱也要拯救众生的精神,把这个强盗杀了。
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是德,但能祛人之恶全人之善,是大德。
菩萨心肠,金刚手段。
此所谓中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