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購平台 » 關於網上購物的數學小論文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關於網上購物的數學小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08 14:20:11

㈠ 跪求一篇《關於網上購物商城》的論文。

跪求一篇《關於網上購物商城》的論文。根據我搜集的一些網站來看,建議看看這個,要做畢業論文以及畢業設計的,推薦一個網站 http://www.lw54.com ,裡面的畢業設計什麼的全是優秀的,因為精挑細選的,網上很少有,都是相當不錯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別的相關範文很多的,推薦一些比較好的範文寫作網站,希望對你有幫助,這些精選的範文網站,裡面有大量的範文,也有各種文章寫作方法,注意事項,應該有適合你的,自己動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參考一下,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園網的話,請在下面的網站找:
畢業論文網: http://www.wsdxs.cn 分類很細 欄目很多
畢業論文: http://www.lw54.com
畢業設計: http://www.wsdxs.cn/html/sf/lw/2009/0928/146347.html
開題報告: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kaitibaogao
實習論文: http://www.wsdxs.cn/html/shixi
寫作指導: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

㈡ 關於電子商務專業的數學小論文800字左右求

關於電子商務專業的數學小論文800字左右。又可以寫一下關於電子商務方面的一些專業術語的介紹以及講解之類的問題。

㈢ 數學小論文

游戲中的數學
一天,熙熙姐姐交給我們一個游戲:兩人輪流從1—10按順序報數,每次只能報1、2或3個數,誰先報到10,誰就贏了.
大家都想將對方「打倒」,但是,怎樣才能讓自己百分之百的勝利呢?這個問題總在我的腦海中回盪,使我疑惑不解.
回到家,我在小籃子里挑了十個石子,准備新手操作一下.我把爸爸叫來,讓爸爸和我一起做這個游戲.我找來一支筆和一本本子,將我做的每一步記錄下來.規則是這樣的:我和爸爸輪流拿石子,最多拿3個,最少拿1個,誰拿到最後一個,誰就贏了.
第一場我失敗了.原來,爸爸先拿,爸爸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輸的「很慘」;第二場我先拿,我居然贏了……
我將記錄反復看了幾遍,終於發現,我用最大的和最小的數相加:即1+3=4,又用了石子總數除以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和,也就是10÷4=2…2,如果有餘數,就我先拿,余數是幾就那幾個石子,如果沒有餘數,讓對方先拿.現在余數是2,就拿2個石子,剩下的每次拿的石子和對方拿的和是除數3,我就可以必勝了.
為了保證答案的准確性,我又拿了28個石子和爸爸重新玩,有了上面的規律,我果然戰無不勝!
原來,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它們正等著你去發現呢!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我在商場里學數學用數學之買家角度
作為一個買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貨比三家.要買一件衣服,遇到合適的不妨先把品牌、尺碼、價格記下來再到別的店做比較.一個物品的價格是進價+運費+稅費+廠商利潤,還有店鋪租金員工工資等一系列附加成本,所以往往賣價要比商品價值高太多了.其實在省錢這方面有一個更好的辦法——網上購物.網上購物價格要便宜多了.在網上一個物品的價格是進價+運費.一件三四百的衣服,在網上可能只賣五六十,十分實惠.就算加上運費也要便宜許多.所以,我認為現在商場中挑選自己合適的東西,把品牌、貨號、以及自己合適的尺碼記好,再到網上購買.當然有些東西在網上是買不到的,這是就只有貨比三家挑出最實惠的再買了.可能有許多人認為一分價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我可以這么說,只要掌握好方法,便宜也是可以買到好東西的.同樣一件商品,便宜的和貴的,您會選擇哪個呢?
大家也知道網上東西便宜,但存在的風險較大.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警惕性了!網上賣東西的商家是有信譽度的,這個信譽度直接顯示在網頁上以供買家參考.同時還有成交量啊,好評度阿以及買家的留言,這些都是購物網站為了防止網上騙子行騙所設置的.現在網上購物已經很透明了,多轉轉多看看總吃不了虧.
畢竟網上購物還是風險大,所以不妨我們再來看看商場里的活動吧,商場里的活動多,又誘人,其中會不會有什麼小陷阱呢?這時就需要運用我們的數學啦!
「買一贈一了啊,滿200送200!」喲,你瞧,活動來了!
1.滿額送券銷售活動
每過節假日,我們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家打出的「滿200送200」的促銷招牌.消費者們蜂擁而至,商場里人山人海,搶購成風.而實際上商家心裡早打好了如意算盤.俗話說:只有買虧,沒有賣虧,「滿200送2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其中暗藏著數學問題.
就說滿200送200元購物券.某顧客先用490元買了一件羊絨外衣,送來了400元購物券.此時得到的四百元購物券,一般顧客心理都會產生一種撿便宜的感覺,於是就產生了較強的購買慾望,意欲花完為快(一般商家的購物券都是限期消費,在一定的時期內沒有消費就過期作廢).於是這位顧客又花了248元券買了一雙鞋,又用剩下的150元券中的128買了一條圍巾.那麼顧客到底便宜了多少呢?我們可以算一下128+248+490=866(元),這是原來不打折時需要花的錢.490/866,所打的折扣大約是五六折.這位先生處理還好,因為購物券只能在指定地點使用,如果買了送,送了買…….這樣循環下去的話,那商家就賺大了!因為你不得不一直在這個地點消費,商家就算把你套上套了,所以經過真么一算,看來數學真的很重要!
「快看報紙!快看看!有獎耶~!誒?!還有個商場打折耶~!不過哪個合算啊?」你瞧瞧!又是一個活動喲…
2.有獎銷售與折扣比較
某報紙上報道了兩則廣告,甲商廈實行有獎銷售:特等獎10000元1名,一等獎1000元2名,二等獎100元10名,三等獎5元200名,乙商廈則實行九五折優惠銷售.我們想一想;哪一種銷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廈提供給銷費者的實惠大?
面對問題我們並不能一目瞭然.在實際問題中,甲商廈每組設獎銷售的營業額和參加抽獎的人數都沒有限制.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有幾種答案.
分析:(1)若甲商廈確定在單位時間內抽獎,當參加人數較少,少於213(1十2+10+200=213人)人,人們會認為獲獎機率較大,則甲商廈的銷售方式更吸引顧客;(2)若甲商廈確定在單位時間內抽獎,而在單位時間內的消費者很多,那麼它給顧客的優惠幅度就相應的小.因為甲商廈提供的優惠金額是固定的,共14000元(10000+2000+1000+1000=14000).假設兩商廈提供的優惠都是14000元,則可知乙商廈的營業額為280000元(14000÷5%=280000).
「喔~~~原來如此啊!這個還得看人數呢!還牽扯到優惠金額,嗯……數學是多麼重要哇!」
學數學固然重要,但是最終目的還是能把它合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我們要學會學數學用數學!

㈣ 初一打折數學小論文1100字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商場購物,超市的海報上寫著:購物滿200元的返還100元代金券。我心裡想:"呵呵,滿200元的返還100元,那就是原來價錢的一半,挺劃算的。"
我給自己選了一套208元的運動服,獲得了100元的代幣券。代幣券得在今天用完,於是媽媽又給生病的爺爺買了一個288元的榨汁機,我算了算只要再拿出188元就可以買下這個榨汁機。
買完了東西,在回家的路上,我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們買了這些東西是不是都是打了對折啊?"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不是這樣的,等回家後,媽媽算給你看,你就知道了。"
回到家,媽媽對我說:"藝兒,今天我們一共花了多少錢?"我說:"運動服208元,榨汁機188元,一共是396元啊。"媽媽接著又問:"那這些商品原價是多少?"我說:"496元啊。"媽媽說:"好,那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用396元的錢買了496元的商品,如果要算打了多少折,就看看實際花的錢占商品價錢多少比例,用396 496,你拿計算器算算。"我一按計算器,啊原來是79折。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還是媽媽話讓我明白。原來商家規定只有滿200元才能返券,所以買榨汁機時188元的部分就不能享受到優惠了。因此,我們享受到的優惠程度和商家所說的相比也是打了折扣。
"買家不如賣家精"這話一點也不假。商家心裡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盤,打折背後隱藏著數學問題,以後我一定要注意了。

㈤ 寫一篇關於生活中的數學的小論文

對我來說什麼都可以變成數學。」數學家笛卡兒曾這樣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我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曾下過這樣的結論。的確,正如兩位前輩所說,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的腳步無處不在。 2006年已經接近尾聲了,迎面而來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家打出的「滿400送400」,「滿300送300」的促銷招牌。「這真實惠!」消費者們蜂擁而至,商場里人山人海,搶購成風。此情此景,真讓人以為回到了物資短缺的年代。實際上商家心裡早打好了如意算盤。俗話說:只有買虧,沒有賣虧,「滿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其中暗藏著數學問題,暗藏著商業機密,暗藏著許多玄機。 去年,我們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際在商場里「血拚」,當時是滿400送400元券。我們先用980元買了一件蘋果牌的皮夾克給爸爸,送來了800元購物券。我們並沒有過分浪費,花了300元券買了一件298元藏青色的李寧牌棉襖,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買了一件太子龍男裝(由於是購物券,不設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這是原來不打折時需要花的錢。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約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從前也做過服裝生意,我對服裝的進貨成本與銷售價的關系也有些了解。服裝的進價一般只佔建議零售價的20%~30%。隨著競爭的加劇和商場促銷力度越來越大,為了保持利潤,商家或廠家還不斷地把衣服的建議零售價標高。就如前幾天在電視中看見的一位消費者所說,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條尼料的褲子,三年前建議零售價還只是299元,今年標價變成了999元。這么一算,進價大概只有商場里售價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還穩賺三至五成的毛利。 廣告,廣告,便是廣而告之。許多人一窩蜂似的趕來搶購、血拚,商場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銷售量也快速增長。就按人流量是平時的三倍算,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數學問題。假設平時人流量少時,一件商品按8折銷售。8折減去進價2折,標價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雖然現在「滿400送400元券」時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賺三至五成,但銷量起碼是平時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銷量來計算,3×3=9,與平時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賺50%。雖說這樣賣每件單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額卻因銷售量的增加而增長,更因大量銷售而加快了資金周轉,帶來額外的收益。 商品標價和促銷中有數學,購物消費中有數學,裝修房子有數學,織毛衣中有數學……總而言之,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㈥ 有關購物的數學論文

小學的有點幼稚 將就點把
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購物》的第三節——《去商店》。

教學設想

前兩節課已經學習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間的簡單換算,而且也認識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為此,本節課創設一種購物的實際情境,使學生體驗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數學活動。

教學要成功就必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使學習成為他們迫切的需要。「玩」是兒童的天性,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練」,完成了由知識到能力的升華。這節課一共設計了三個緊密聯系的活動。

1.活動一,到小精靈購物廣場去買東西。

這個活動由小淘氣帶領大家到小精靈購物廣場去買東西,通過購物這個具體情境,讓學生學會簡單計算,學會計算的思考過程和如何付錢的方法,並體會到付錢的方法有多種形式。

2.活動二,到游樂場去。

恰逢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根據學生的喜好,創設了到游樂場去玩的情景,用20元錢去游樂場活動,你想做那些游戲呢?這個題目是在20元這個范圍內,讓學生進行有關元、角、分的計算。通過這個情境使學生進一步學習有關元、角、分的知識。</PGN0144.TXT/PGN>

3.活動三,合夥開百貨店。

這是在以上兩個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為基礎合夥開百貨店,這個活動是一個綜合運用的活動。

二、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設計這節課時,我採用了多種教學形式,如: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動口說一說,動腦算一算,合夥開個小商店等。運用這樣的形式,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數學。

三、注意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在購物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並且能與別人進行思想交流,所以在設計時應重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取別人的見解,合理地補充調整自己的觀點,達到比較完整的認知狀態,如:合夥開百貨店時,店裡面有售貨員,還有顧客,當顧客買東西的時候,售貨員和其他同學都要進行核實,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購物等活動,體驗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

2.在具體的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4.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流程

今天這節數學課呀,我們的好朋友小淘氣也來了,請看。(課件出示:我是小淘氣,我要和大家一起到小精靈購物廣場去買東西,你們願意嗎?出示第72頁的圖。)

1.活動一:

(1)小朋友,這里的東西可真多,老師都看得有點眼花繚亂了,這里有你需要的東西嗎?你需要什麼東西?買這些東西一共要用多少錢呢?</PGN0145.TXT/PGN>

(學生說,教師板書價錢,並且注意指導他們對計算過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單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該怎樣付錢呢?請小朋友拿出你們准備好的錢來試一試。還有不同的付錢方法嗎?

(3)小組內討論,互相說說自己要什麼東西,一共要用多少錢?並且付錢。

(4)剛才在購物廣場買東西的時候,大家表現得非常好,小淘氣心裡非常高興,他現在給大家出了6道題想考考大家,看誰寫得又對又快。請打開課本第72頁填一填。(放一段音樂。)

填空後大家對題,並且注意糾正錯誤。

2.活動二:

兒童節就要到了,小淘氣要到游樂場去玩,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段錄像,內容是小朋友們在游樂場玩的歡快場面。)

碰碰車13元,跳跳房9元5角,空中飛人15元5角,抬花轎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錢,你想做哪些游戲呢?你的錢夠花嗎?

(學生先討論,然後再匯報。教師注意提醒學生20元錢的限度。)

3.活動三:

(1)小朋友們,小淘氣有一個新的想法想要告訴大家,你們想知道嗎?

他想讓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合夥開一個百貨店,你們願意嗎?那麼要想開百貨店都需要什麼呢?

請大家討論一下,給自己的店起個什麼名字?再選出一個售貨員。

咱們的貨物就在課桌斗里,請你們拿出來吧。

店名有了,售貨員有了,貨物也有了,萬事俱備,咱們開張吧!請大家輪流當顧客,用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售貨員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錢對不對。

(2)小朋友,我們到蘭貓專賣店去看看吧,你買了什麼東西?一共花了多少錢?

課後反思

1.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充分調</PGN0146.TXT/PGN>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是這節課最成功的地方。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大家討論,舉手,都躍躍欲試,興致勃勃,說得很激烈,特別是最後一個活動,讓大家合夥開百貨店的時候,大家都全身心地參與進去,起了許多很好聽的店名,如:蘭貓專賣店,蘭精靈童裝店,小星星玩具店,等等。學生買東西的時候更是高興,他們的樣子是那麼認真,那麼可愛!

2.這節課的一個教學目標是讓大家學會簡單計算,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講,3元5角加上6元7角這樣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的時候我只注意了學生的活動,使得一部分學生沒有能熟練掌握。如,課上出現了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個學生在算35元5角加5角一共是多少錢時候,得出40元,而且很堅定,認為自己的答案非常正確。教師指導時告訴他,5角加5角是1元,35元加1元就是36元,但是他依然很堅持自己的意見,經過再三提示,他終於明白了。他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在於我沒有事先反復告訴大家,要讓相同的單位相加,元加元,角加角。所以,必要的知識點的指導還是很重要的,今後要注意加強。

㈦ 數學小論文 生活中的數學 題材

游戲中的數學
一天,熙熙姐姐交給我們一個游戲:兩人輪流從1—10按順序報數,每次只能報1、2或3個數,誰先報到10,誰就贏了。
大家都想將對方「打倒」,但是,怎樣才能讓自己百分之百的勝利呢?這個問題總在我的腦海中回盪,使我疑惑不解。
回到家,我在小籃子里挑了十個石子,准備新手操作一下。我把爸爸叫來,讓爸爸和我一起做這個游戲。我找來一支筆和一本本子,將我做的每一步記錄下來。規則是這樣的:我和爸爸輪流拿石子,最多拿3個,最少拿1個,誰拿到最後一個,誰就贏了。
第一場我失敗了。原來,爸爸先拿,爸爸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輸的「很慘」;第二場我先拿,我居然贏了……
我將記錄反復看了幾遍,終於發現,我用最大的和最小的數相加:即1+3=4,又用了石子總數除以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和,也就是10÷4=2…2,如果有餘數,就我先拿,余數是幾就那幾個石子,如果沒有餘數,讓對方先拿。現在余數是2,就拿2個石子,剩下的每次拿的石子和對方拿的和是除數3,我就可以必勝了。
為了保證答案的准確性,我又拿了28個石子和爸爸重新玩,有了上面的規律,我果然戰無不勝!!!
原來,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它們正等著你去發現呢!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我在商場里學數學用數學之買家角度

作為一個買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貨比三家。要買一件衣服,遇到合適的不妨先把品牌、尺碼、價格記下來再到別的店做比較。一個物品的價格是進價+運費+稅費+廠商利潤,還有店鋪租金員工工資等一系列附加成本,所以往往賣價要比商品價值高太多了。其實在省錢這方面有一個更好的辦法——網上購物。網上購物價格要便宜多了。在網上一個物品的價格是進價+運費。一件三四百的衣服,在網上可能只賣五六十,十分實惠。就算加上運費也要便宜許多。所以,我認為現在商場中挑選自己合適的東西,把品牌、貨號、以及自己合適的尺碼記好,再到網上購買。當然有些東西在網上是買不到的,這是就只有貨比三家挑出最實惠的再買了。可能有許多人認為一分價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我可以這么說,只要掌握好方法,便宜也是可以買到好東西的。同樣一件商品,便宜的和貴的,您會選擇哪個呢?
大家也知道網上東西便宜,但存在的風險較大。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警惕性了!網上賣東西的商家是有信譽度的,這個信譽度直接顯示在網頁上以供買家參考。同時還有成交量啊,好評度阿以及買家的留言,這些都是購物網站為了防止網上騙子行騙所設置的。現在網上購物已經很透明了,多轉轉多看看總吃不了虧。
畢竟網上購物還是風險大,所以不妨我們再來看看商場里的活動吧,商場里的活動多,又誘人,其中會不會有什麼小陷阱呢?這時就需要運用我們的數學啦!
「買一贈一了啊,滿200送200!」喲,你瞧,活動來了!
1.滿額送券銷售活動
每過節假日,我們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家打出的「滿200送200」的促銷招牌。消費者們蜂擁而至,商場里人山人海,搶購成風。而實際上商家心裡早打好了如意算盤。俗話說:只有買虧,沒有賣虧,「滿200送2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其中暗藏著數學問題。
就說滿200送200元購物券。某顧客先用490元買了一件羊絨外衣,送來了400元購物券。此時得到的四百元購物券,一般顧客心理都會產生一種撿便宜的感覺,於是就產生了較強的購買慾望,意欲花完為快(一般商家的購物券都是限期消費,在一定的時期內沒有消費就過期作廢)。於是這位顧客又花了248元券買了一雙鞋,又用剩下的150元券中的128買了一條圍巾。那麼顧客到底便宜了多少呢?我們可以算一下128+248+490=866(元),這是原來不打折時需要花的錢。490/866,所打的折扣大約是五六折。這位先生處理還好,因為購物券只能在指定地點使用,如果買了送,送了買…….這樣循環下去的話,那商家就賺大了!因為你不得不一直在這個地點消費,商家就算把你套上套了,所以經過真么一算,看來數學真的很重要!!!
「快看報紙!快看看!有獎耶~!誒?!還有個商場打折耶~!不過哪個合算啊?」你瞧瞧!又是一個活動喲…
2.有獎銷售與折扣比較
某報紙上報道了兩則廣告,甲商廈實行有獎銷售:特等獎10000元1名,一等獎1000元2名,二等獎100元10名,三等獎5元200名,乙商廈則實行九五折優惠銷售。我們想一想;哪一種銷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廈提供給銷費者的實惠大?
面對問題我們並不能一目瞭然.在實際問題中,甲商廈每組設獎銷售的營業額和參加抽獎的人數都沒有限制.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有幾種答案.
分析:(1)若甲商廈確定在單位時間內抽獎,當參加人數較少,少於213(1十2+10+200=213人)人,人們會認為獲獎機率較大,則甲商廈的銷售方式更吸引顧客;(2)若甲商廈確定在單位時間內抽獎,而在單位時間內的消費者很多,那麼它給顧客的優惠幅度就相應的小.因為甲商廈提供的優惠金額是固定的,共14000元(10000+2000+1000+1000=14000).假設兩商廈提供的優惠都是14000元,則可知乙商廈的營業額為280000元(14000÷5%=280000)。
「喔~~~原來如此啊!這個還得看人數呢!還牽扯到優惠金額,嗯……數學是多麼重要哇!」
學數學固然重要,但是最終目的還是能把它合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我們要學會學數學用數學!

㈧ 數學小論文,500字以上,不要網上的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