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購物優惠 » 都柏林寡婦街購物攻略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都柏林寡婦街購物攻略

發布時間: 2021-03-08 03:53:45

A. 可以去愛爾蘭打工嗎

可以,在愛爾蘭,參加一年以上時間全日制教育、已獲得被愛爾蘭教育科學部所承認學歷版的非歐盟國家學生可權以從事臨時性的工作,即學生平時每周可以打工20個小時、學校放假期間可以全職打工。

在愛爾蘭很好找到兼職工作,但是首先你要去辦理一個稅號,領工資的時候是稅務局發給雇員支票。校內的工作主要有:圖書館管理員、清潔工、電腦維修員、學生會酒吧等,校內的兼職一般都安排在下午或者晚上,工資大約在7鎊/小時左右。校外的工作也很多,酒吧、餐館是主要場所。


(1)都柏林寡婦街購物攻略擴展閱讀

隨著愛爾蘭經濟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將愛爾蘭作為歐洲戰略基地,設立歐洲總部或建立工廠。這在為愛爾蘭帶去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對愛爾蘭政府在人才引進方面,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在此之前,根據愛爾蘭移民局的相關規定,持有關鍵技能許可證的外國高技術人才,其配偶除了持有配偶簽外,若要在愛爾蘭工作,還需額外申請配偶工作許可(DPSEP),這一簽證上的局限,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很多高技術人才家庭選擇到愛爾蘭發展。

B. 葉芝雕像的由來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葉芝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

葉芝早年的創作仍然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於營造夢幻般的氛圍,例如他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凱爾特曙光》便屬於這種風格。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後,在現代主義詩人伊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經驗的影響下,葉芝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

葉芝不僅僅是艾比劇院的決策者之一,也曾擔任愛爾蘭國會參議員一職。他十分重視自己的這些社會職務,是愛爾蘭參議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奮者。葉芝曾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1934年,他和拉迪亞德·吉卜林共同獲得古騰堡詩歌獎。
目錄
[隱藏]

* 1 早年的生活和作品
* 2 年輕的詩人
* 3 昴德·岡昂、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和艾比劇院
* 4 神秘主義的影響
* 5 向現代主義的轉變
* 6 政治生涯
* 7 晚年的生活和創作
* 8 葉芝的主要作品
* 9 參見

[編輯]

早年的生活和作品

葉芝出生於距離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不遠的山迪蒙(Sandymount)。他的父親約翰·巴特勒·葉芝是亞麻商人傑維斯·葉芝的後裔。這位商人卒於1712年,他的孫子本傑明娶了基爾岱爾郡的望族之女瑪麗·巴特勒。約翰·葉芝結婚的時候正在學習法律,但是很快他便輟學,轉而學習畫肖像畫。他的母親(即威廉·巴特勒·葉芝的祖母)蘇珊·瑪麗·波雷克斯芬來自斯萊果郡(County Sligo)上一個盎格魯-愛爾蘭裔家族。詩人出生後不久,便遷至位於斯萊果的大家族中,他本人也一直認為是斯萊果郡孕育了自己真正的童年歲月。巴特勒-葉芝家族是一個非常具有藝術氣息的家族。詩人的哥哥傑克後來成為一位著名的畫家,而他的兩個姐妹伊麗莎白和蘇珊則均參加過著名的「工藝美術運動」。

為了詩人父親的繪畫事業,葉芝的家庭後遷至倫敦。起初,葉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詩人的母親由於非常思念故地斯萊果,經常給孩子們講家鄉的故事和民間傳說。1877年,威廉·葉芝進入葛多芬小學(Godolphin),並在那裡學習了四年。不過威廉似乎並不喜歡在葛多芬的這段經歷,而且成績也並不突出。由於經濟上的困難,詩人全家於1880年底遷回了都柏林。起初住在市中心,其後搬到位於郊外的皓斯(Howth)。

在皓斯的時光是詩人重要的發展階段。皓斯周圍是丘陵和樹林,相傳有精靈出沒。葉芝家雇了一個女僕,是一個漁人的妻子,她熟知各類鄉野傳奇,娓娓道來的神秘冒險全都收錄在後來出版的《凱爾特黃昏》里。

1881年10月,詩人在都柏林的伊雷斯摩斯·史密斯中學(Erasmus Smith)繼續他的學業。他父親的畫室就在這所學校附近,於是詩人經常在那裡消磨時光,並結識了很多都柏林城的藝術家和作家。在這段時間里,葉芝大量閱讀莎士比亞等英國作家的作品,並和那些比他年長許多的文學家、藝術家們討論。他於1883年12月從這所中學畢業,其後他便開始了詩歌的創作。1885年,葉芝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詩作,以及一篇題為《賽繆爾·費格森爵士的詩》的散文。從1884年到1886年,他就讀於位於基爾岱爾大街的大都會藝術學校(Metropolitan School of Art),也就是如今愛爾蘭國家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前身。
[編輯]

年輕的詩人

在開始進行詩歌創作之前,葉芝便已經嘗試將詩歌和宗教觀念、情感結合起來。後來,他在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時候曾說過「……我認為……如果是一種強大且悲天憫人的精神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宿命,那麼我們便可以通過那些融合了人的心靈對這個世界的慾望的詞句來更好的理解這種宿命。」

葉芝早年的詩作通常從愛爾蘭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取材,其語言風格則受到拉斐爾前派散文的影響。這一時期,雪萊的詩對葉芝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後來的一篇關於雪萊的文章中葉芝寫道:「我重讀了《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世界上的所有偉大著作之中,它在我心裡的地位比我預想得還要高得多。」

葉芝早期還受到彼時愛爾蘭著名的芬尼亞組織(Fenian)領袖約翰·奧里亞雷的影響。詩人晚年曾說,奧里亞雷是他所見最「風流倜儻的老人」,「從奧里亞雷的談話以及他借我或送我的愛爾蘭書籍中,成就了我一生的志業。」在奧里亞雷的介紹下,葉芝認識了道格拉斯·海德和約翰·泰勒。前者於1893年成立蓋爾語聯盟(Gaelic League),致力於保存並增加愛爾蘭語言的使用。

葉芝的第一首重要詩作是《雕塑的島嶼》,是一首模仿埃德蒙·斯賓塞詩作的夢幻般的作品。這首詩發表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其後沒有再版。葉芝第一部公開出版的作品是一本小冊子《摩沙達:戲劇化的詩》。這篇文章也同樣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發表過,而且只是由他的父親出資印刷了100冊。此後,他完成了敘事長詩《烏辛之浪跡》(The Wanderings of Oisin),並在1889年出版了詩集《烏辛之浪跡及其他詩作》。這是即使在葉芝風格成熟之後也仍未否定過的第一部作品,取材於愛爾蘭古代勇士的傳說和神話故事。為完成這首詩,詩人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其風格清晰的體現出費格森和拉斐爾前派對詩人的影響。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葉芝以後詩作的主題風格:追求冥思的生活抑或追求行動的生活。這本詩集的前八首抒情詩和歌謠的主題,是源自葉芝少年時代對印度人及阿爾卡迪亞世外桃源的想像——神祗與女神、王子與公主、殿堂、孔雀與神秘的蓮花等等。詩歌中流露出明顯的浪漫主義和拉斐爾前派的痕跡。在《烏辛之浪跡》之後,葉芝再未創作過長詩。他的其他早期作品多半是以愛情或神秘事物為主題的抒情詩。隨著葉芝的作品讀者群的不斷擴大,他結識了當時愛爾蘭和英國的很多著名文學家,包括蕭伯納和王爾德。

葉芝的家庭於1887年重新搬回倫敦。1890年,葉芝和歐那斯特·萊斯(Ernest Rhys)共同創建了「詩人會社」(Rhymer』s Club)。這是一個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詩人們組成的文學團體,成員們定期集會並於1892年和1894年分別出版過自己的詩選。葉芝的早期作品還包括詩集《詩集》、《神秘的玫瑰》和《葦間風》。事實上,「詩人會社」的文學成就並不高,葉芝幾乎是唯一取得了顯著成就的詩人。
[編輯]

昴德·岡昂、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和艾比劇院

1889年,葉芝結識了昴德·岡昂小姐。她是一位熱衷於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女性。岡昂小姐非常仰慕葉芝早年詩作《雕塑的島嶼》,並且主動和葉芝結識。葉芝深深的迷戀上了這位小姐,而這個女人也極大的影響了葉芝以後的創作和生活。經過兩年的密切交往後,葉芝向岡昂小姐求婚,卻遭到拒絕。其後,他又共計向她求婚三次,分別是再1889年、1900年和1901年,均遭到了拒絕。盡管如此,葉芝對岡昂小姐仍然魂牽夢縈,並以她為原型創作了劇本《凱絲琳女伯爵》。在劇中,凱絲琳將靈魂賣給了魔鬼,好讓她的同胞免於飢荒,最後上了天堂。此劇直到1899年才得以上演,引發了宗教及政治上的諸多爭議。終於,在1903年,岡小姐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萊德。在這一年,葉芝動身去美國進行了一場漫長的巡迴演講。這段時期他和奧莉薇亞·莎士比亞有過短暫的戀情。他們在1896年結識,卻在一年之後分手。

艾比劇院的海報
艾比劇院的海報

也正是在1896年,葉芝結識了奧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介紹人是他們共同的朋友愛德華·馬丁。格雷戈里夫人鼓勵葉芝投身民族主義運動,並進行戲劇的創作。盡管葉芝受到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但顯然他的創作具有清晰而獨特的愛爾蘭風格。這種風格在葉芝與愛爾蘭年輕一代的作家的交往中得到強化。葉芝和格雷戈里夫人、馬丁以及一些其他愛爾蘭作家共同發起了著名的「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或稱「凱爾特文藝復興運動」)。

除了作家們的文學創作外,學院派的翻譯家們對古代傳奇故事、蓋爾語詩歌以及近代的蓋爾語民歌的翻譯和發掘工作也對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代表人物是後來成為愛爾蘭總統的道格拉斯·海德,他編纂的《康諾特省的情歌》倍受推崇。

這場運動最不朽的成就之一便是艾比劇院的成立。1889年,葉芝、格雷戈里夫人、馬丁和喬治·摩爾創立的「愛爾蘭文學劇場」(Irish Literary Theatre)。這個團體僅僅存在了兩年,而且並不成功。在兩位擁有豐富戲劇創作經驗的愛爾蘭兄弟威廉·費依和弗蘭克·費依以及葉芝不計報酬的秘書安妮·伊麗莎白·弗萊德里卡·霍爾尼曼(一位曾經於1894年參與過蕭伯納《武器與人》在倫敦首演的富有的英國女人)的鼎力協助下,這個團體成功打造了一個嶄新的愛爾蘭國家戲劇界。在著名劇作家約翰·米林頓·辛參與進來以後,這個團體甚至在都柏林靠戲劇演出賺到了不少錢,並於1904年12月27日修建了艾比劇院。在劇院的開幕之夜,葉芝的兩部劇作隆重上映。從此以後一直到去世,葉芝的創作生涯始終和艾比劇院相關。他不僅僅是劇院的董事會成員之一,同時也是一位高產的劇作家。

在1902年,葉芝資助建立了丹·埃默出版社,用以出版文藝復興運動相關的作家作品。這個出版社在1904年更名為庫拉出版社。出版社存在至1946年,一直由葉芝的兩個姐妹經營,總共出版了70本著作,其中的48本是葉芝自己寫的。1917年的夏天葉芝和當年的岡小姐重逢,並且向她的養女求婚,但是遭到了拒絕。九月份,他改向一位英國女人喬治·海德里斯求婚,她答應了。兩人在當年的10月20日結婚。不久,葉芝買下了位於庫爾公園附近的巴列利塔,並很快將其更名為「圖爾巴列利塔」。葉芝餘生中的大部分夏季都是在這里度過的。1919年2月24日,葉芝的長女安·葉芝在都柏林出生。安繼承了母親的智慧、寧靜與友善,以及父親不凡的藝術天賦,後來成為一位畫家。
[編輯]

神秘主義的影響

葉芝一生都對神秘主義和唯靈論有濃厚的興趣。1885年,葉芝和一些朋友創立了「都柏林秘術兄弟會」(Dublin Hermetic Order)。這個組織在6月16日召開了第一次集會,葉芝是領袖。同年,都柏林的神智學會館在通靈法師婆羅門·摩西尼·莎特里的組織下正式開放,葉芝於次年參加了他的第一次降神會。後來,葉芝沉溺於神秘主義和通靈術之中不能自拔。1900年,他甚至成為「金黎明秘術兄弟會」的領袖。他於1890年參加了這個組織。在結婚以後,葉芝夫婦曾經嘗試過風靡一時的無意識寫作。

葉芝的神秘主義傾向在他的名詩《麗達與天鵝》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首短詩從希臘神話中取材,講述得是宙斯幻化成天鵝與美女麗達結合並生下兩個女兒的故事(一是著名的海倫,引發了特洛伊戰爭;一是克呂泰涅斯特拉,希臘軍隊統率阿迦門農的妻子)。這一母題在西方文學藝術作品中曾反復出現。關於葉芝創作這首名作的初衷,西方評論界曾有過各種不同的詮釋和解讀,有的認為是「歷史變化的根源在於性愛和戰爭」,有的則認為是「歷史是人類的創造力和破壞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西方主流的文學史將《麗達與天鵝》作為象徵主義詩歌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葉芝的神秘主義思想形成過程里,凱瑟琳·泰楠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泰楠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詩人,葉芝早年和她過從甚密。正是在泰楠的影響下,葉芝頻繁的參加各類神秘主義組織的活動。泰楠一生都很仰慕葉芝的才華,而葉芝卻在後來逐漸疏遠了她。

葉芝的神秘主義傾向受印度宗教的影響很顯著,他晚年甚至親自將印度教《奧義書》譯成英文。通靈學說和超自然的冥思則成為葉芝晚期詩歌創作的靈感來源。一些批評家曾抨擊葉芝詩作中的神秘主義傾向,認為其缺乏嚴謹和可信度。W·H·奧登就曾尖銳的批評晚年的葉芝為「一個被關於巫術和印度的胡言亂語侵佔了大腦的可嘆的成年人的展覽品」。然而正是在這一時期,葉芝寫出了他一生中很多最不朽的作品。若想理解葉芝晚年詩作的奧妙,就必須要了解他於1925年出版的《靈視》一書的神秘主義思維體系。今天,人們通過閱讀這本書來理解葉芝後期的詩作,卻不把它當作一本宗教或哲學的著作。
[編輯]

向現代主義的轉變
葉芝的雕版肖像.
放大
葉芝的雕版肖像.

1913年,葉芝在倫敦結識了年輕的美國詩人伊茲拉·龐德。事實上,龐德來倫敦有一部分便是為了結識這位比他年紀稍長的詩人。龐德認為葉芝是「唯一一位值得認真研究的詩人」。從1913年到1916年,每年冬天葉芝和龐德都在亞士頓森林(Ashdown Forest)的一個鄉間別墅中度過。這段時間里龐德擔任葉芝名義上的助手。然而當龐德未經葉芝的允許擅自修改了他的一些詩作,並將其公開發表在《詩》雜志上後,兩位詩人的關系便開始惡化了。龐德對葉芝詩作的修改主要體現出他對維多利亞式的詩歌韻律的憎惡。然而很快兩位詩人都開始懷念雙方共事、互相學習的日子。尤其是龐德從歐內斯特·費諾羅薩的寡婦處學到的關於日本能樂的知識為葉芝即將創作的貴族風格的劇作提供了靈感。葉芝創作的第一部模仿了日本能樂的劇作是《鷹之井畔》。他於1916年1月將這部作品的第一稿獻給龐德。

葉芝通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用英文寫作的詩人之一。然而,不同於大多數現代主義詩人在自由體詩領域不斷做出嘗試,葉芝是傳統詩歌形式的大師。現代主義對葉芝詩作風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詩人逐漸放棄早期作品中傳統詩歌樣式的寫作,語言風格也越來越冷峻,直接切入主題。這種風格上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他的中期創作中,包括作品集《七片樹林》、《責任》和《綠盔》

1923年葉芝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他在兩年之後發表了一首短詩《瑞典之豐饒》,以表達感激之情。1925年,葉芝出版了一本嘔心瀝血的散文作品《靈視》,其中他推舉柏拉圖、布列塔諾以及幾位現代哲學家的觀點來證實自己的占星學、神秘主義及歷史理論。
[編輯]

政治生涯

葉芝通過龐德結識了很多年輕的現代主義者,這使得他中期的詩作已經遠離了早期的《凱爾特曙光》時的風格。他對政治的關注也已經不再局限於文藝復興運動早期他所醉心的文化政治領域。在葉芝早期的作品中,他靈魂深處的貴族立場體現無余。他將愛爾蘭平民的生活理想化,並且有意忽視這個階層貧窮孱弱的現實。然而一場由城市中的下層天主教徒發起的革命運動迫使葉芝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創作姿態。

葉芝新的政治傾向在《1913年9月》這首詩中得到了體現。這首詩抨擊由詹姆斯·拉爾金領導的著名的1913年都柏林大罷工。在《1916年復活節》中,詩人反復吟誦:「一切都已改變/徹底改變/一種恐怖的美卻已誕生」。葉芝終於意識到復活節起義的領袖們的價值就在於他們卑微的出身和貧困的生活。

整個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期,葉芝無可避免的受到他的國家以及整個世界動盪局勢的影響。1922年,葉芝進入愛爾蘭參議院。在他的參議員生涯中,葉芝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曾擔任貨幣委員會的主席。正是這一機構設計了愛爾蘭獨立之後的第一批貨幣。在1925年,他熱心的倡導離婚的合法化。1927年,葉芝在他的詩作《在學童中間》里如此描述作為一名公眾人物的自己:「一位花甲之年的微笑的名人」。1928年,由於健康問題,葉芝從參議院退休。

葉芝的貴族階級立場以及他和龐德之間的密切關系使得這位詩人和墨索里尼相當接近。他曾在許多場合表達過對這位法西斯獨裁者的仰慕。他甚至寫過一些歌頌法西斯主義的贊歌,盡管這些作品從未發表過。然而當巴布羅·聶魯達於1937年邀請他到馬德里時,葉芝在回信中表明他支持西班牙革命,反對法西斯主義。葉芝的政治傾向非常曖昧。他不支持民主派,在晚年卻也有意疏遠納粹和法西斯主義。然而縱觀葉芝的一生,他從未真正接受或贊同過民主政治。同時,他深受所謂「優生運動」的影響。
[編輯]

晚年的生活和創作
斯萊果郡的葉芝雕塑
放大
斯萊果郡的葉芝雕塑

進入晚年後,葉芝逐漸不再如中年時一樣直接觸及和政治相關的題材,而是開始以一種更加個人化的風格寫作。他開始為自己的家人兒女寫詩,有的時候則描繪自己關於時間流逝、逐漸衰老的經歷和心緒。收錄在他最後一部詩集中的作品《馬戲團動物的大逃亡》生動的表現了他晚期作品的靈感來源:「既然我的階梯已經消失/ 我必須平躺在那些階梯攀升的起點」。 1929年之後,葉芝搬離了圖爾巴列利塔。盡管詩人一生中的很多回憶都在愛爾蘭國土之外,他還是於1932年在都柏林的近郊租了一間房子。晚年的葉芝非常高產,出版了許多詩集、戲劇和散文,許多著名的詩作都是在晚年寫成的,包括一生的顛峰之作《駛向拜占庭》。這首代表性的詩作體現了葉芝對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的嚮往。1938年,葉芝最後一次來到艾比劇院,觀賞他的劇作《煉獄》的首映式。同年,他出版了《威廉·巴特勒·葉芝的自傳》。

晚年的葉芝百病纏身,在妻子的陪伴下到法國休養。然而最終還是於1939年1月28日在法國曼頓(Menton)的「快樂假日旅館」逝世。他的最後一首詩作是以亞瑟王傳說為主題的《黑塔》。逝世之後,葉芝起初被埋葬在羅克布羅恩(Roquebrune)。1948年9月,人們依照詩人的遺願,將他的遺體移至他的故鄉斯萊果郡。他的墳墓後來成了斯萊果郡的一處引人注目的景點。他的墓誌銘是詩人晚年作品《班磅礴山麓下》的最後一句:「投出冷眼/ 看生,看死/ 騎士,策馬向前!」葉芝生前曾說斯萊果是一生當中對他影響最深遠的地方,所以他的雕塑和紀念館也將地址選在這里。
[編輯]

葉芝的主要作品

* 1886年 — 《摩沙達 》
* 1888年 — 《愛爾蘭鄉村的神話和民間故事集》
* 1889年 — 《烏辛之浪跡及其他詩作》
* 1891年 — 《經典愛爾蘭故事》
* 1892年 — 《凱絲琳女伯爵及其他傳說和抒情詩》
* 1893年 —《凱爾特曙光》
* 1894年 —《心靈的慾望之田》
* 1895年 — 《詩集》
* 1897年 — 《神秘的玫瑰》
* 1899年 — 《葦間風 》
* 1903年 —《善惡之觀念》
* 1903年 — 《七重林中》
* 1907年 — 《發現 》
* 1910年 — 《綠盔及其他詩作 》
* 1913年 — 《挫折的詩歌》
* 1914年 — 《責任 》
* 1916年 — 《青春歲月的幻想曲》
* 1917年 — 《庫利的野天鵝 》
* 1918年 — 《寧靜的月色中 》
* 1921年 — 《邁可·羅拔茲與舞者》
* 1921年 — 《四年》
* 1924年 — 《貓和月光》
* 1925年 — 《靈視》
* 1926年 — 《疏遠》
* 1926年 — 《自傳》
* 1927年 — 《十月的爆發》
* 1928年 — 《塔樓》
* 1933年 — 《回梯與其他詩作》
* 1934年 — 《劇作選集》
* 1935年 — 《三月的滿月》
* 1938年 — 《新詩》
* 1939年 — 《最後的詩及兩部劇作》(死後出版)
* 1939年 — 《氣鍋中》(死後出版)

[編輯]

參見
Wikisource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網路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威廉·巴特勒·葉芝作品

維基語錄
您可以在維基語錄中查找此網路條目的相關文章:

威廉·巴特勒·葉芝

維基共享資源圖標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中查找與此條目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威廉·巴特勒·葉芝

* 愛爾蘭文學
* 象徵主義文學
* 英語文學
* 愛爾蘭作家列表

C. 愛爾蘭哪裡有賣卡西歐tr150

都柏林寡婦街麥當勞對面有家挺大的珠寶首飾店,我見過裡面有賣挺多卡西歐的手錶的,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你說的那個型號的,你可以去看看。

D. 關於詩人 葉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

這個不是哪首詩里的句子,這是Yeats在58歲(1926年)時所寫的《自傳》中描述第一次見到Gonne時的句子。粗找了一哈,沒找到免費的《自傳》英文版。

E. 世界最好笑的笑話是什麼發揮一下大家的講笑話能力

我的笑話都是往年最經典的
主 教

主教聽說到紐約後很有可能被報界拖入預設的陷阱,所以格外小心。在機場上
,有記者一見面就問:「您想上夜總會嗎?」主教想支開這個問題,就笑著反問:
「紐約有夜總會嗎?」第二天早上,報紙登載的這次會見新聞的大標題是:「主教
走下飛機後的第一個問題:'紐約有夜總會嗎?'」

劫機

一名歹徒拿一包炸葯劫持了飛機,飛機在飛行中油料耗盡必需緊急降落。
機長對劫機犯說:"趕快把炸葯扔出飛機,在迫降中會有劇烈振動會爆炸的。"
劫機犯喝道:"少廢話! 我還沒聽說過沙丁魚罐頭會爆炸."

我們干吧

美國太空總署正與將送往金星的人才面試。只有一個人能去而且可能無法再回地球了。
第一個應征者,一位工程師,被詢問想得到多少報酬。「一百萬」,他回答,「我要把錢捐給我的母校。」
下一個應征者,一位醫生,也被問了同一個問題,他的要求是2百萬。「我要留一百萬給我的家人,一百萬則作為醫學上的研究基金。」
當第三個應征者被問到想要多少報酬時(一位英文老師),他小聲的在面試者的耳邊說,「三百萬。」
「為什麼比其他人多了這么多呢?」面試者問。這名教師回答,「如果你給我三百萬,我給你一百萬,自己留一百萬,我們可以把工程師送到金星去。」

酒鬼聊天

兩個愛爾蘭人坐在一個酒吧間里喝酒。
其中一人問另外一個:」你是哪兒的人?」
另一個回答:」我目前在此地,都柏林,不過我生在科克郡。」
」不是開玩笑吧?我生在科克郡,
現在也在都柏林....咱們再來一杯吧!
你生在科克郡什麼地方?」
另外一個答道:」我生在我媽的房子里,
門前有一條小河從薩克村南邊流過。」
」上帝保佑」第一個人叫道:」你能相信嗎?我也生在我媽的房子里,
也離薩克村不遠。為了咱們的親近,來,我們再干一杯。
那麼你是在哪個學校上學呢?」
」我上學是在鎮上的聖母受難學校。」另一個答道。
這時第一個人已經興奮得不能自己,他大聲叫了起來:」天啊,
太不可思議了,我也是在那家學校上的學,這個世界真是太小了。
老闆,再給我們每個人來上一杯。」
這時,酒吧里的電話鈴響了,老闆接電話:」克蘭酒吧....
噢,今天晚上沒有什麼新鮮事,就是奧哈拉家的那對雙胞胎又喝多了。」

猜硬幣

羅克對朋友說:「我真不知道醫院是怎麼回事。我住進醫院後,一個醫生說我是
闌尾炎, 另一個卻說我是膽結石。」 「結果怎樣?」朋友問。 「他們爭論不休,
互不相讓。結果猜硬幣裁決,最後割了我的扁桃腺。」

--------------------------------------------------------------------------------
得來不易

被告人向他的辯護律師許諾說,"如果你有本事使我可以只蹲半年監獄,
那麼你將得到 額外的1000美元酬金."結果, 被告人終於如願以償, 律
師一邊收錢一邊說, "這可真是棘手 的活啊, 本來法官們想無罪釋放的."

小費

一闊少問酒店的侍者:「你最多一次得過多少小費?」 「100美元。」
闊少立即掏出200美元遞給侍者:「下次再有人問你誰給的小費 最多時,
可別忘了提我的名字。對了,那100美元是誰給你的?」 「也是您,先生。」

速度

一個美國人在法國旅遊。一天在出租汽車上,經過凱旋門時,美國人問司機:
「 這是什麽?」司機自豪的說:「這是凱旋門,我們用了40年才建好。」
美國人鄙夷的說:「這種玩藝在美國只用10年就足夠了!」 經過愛黎舍宮時,
美國人問司機:「這是什麽?」司機自豪的說:「這是愛黎舍 宮,我們用了
20年才建好。」 美國人鄙夷的說:「這種玩藝在美國只用5年就足夠了!」
經過埃菲爾鐵塔時,美國人問司機:「這是什麽?」司機說:「這個我不知道,
10分鍾前我從這經過時,這兒還什麽都沒有呢。」

產後去世

有個賭徒從家裡拿了一千法朗去賭, 幾小時後, 他回來了. 妻子忙問:"那張大票子
生孩子沒有?"
"生了, 生了,"賭徒從衣袋裡掏出兩張十法朗的鈔票, 哭喪著臉說, "不幸的是, 它們
的母親去世了."

對話

時間:
1996年十月.
地點:加拿大紐芬蘭省海域內.
事件:美國海軍與加拿大人對話.

美國人: 請改變你的航道,向北偏15度,以免相撞.
加拿大人(語氣溫和):建議你向南改變航線15度,以免相撞.
美國人(語氣強硬): 這是美國一艘軍艦的艦長在說話.我再說一遍,改變你的航向.
加拿大人:我再說一遍,改變你的航道.
美國人(怒):這是美國密蘇里號航空母艦,我們是美國海軍火力強大的戰艦.命令你
馬上改變你的航道!
加拿大人(語調堅定):這里是燈塔,我們不能改變航道!請回答.....聽見沒有,喂喂,
喂喂,....(對話消失).

倒霉

詹妮小姐下夜班,看見一個男子大張著雙手向她 走來。「流氓!」詹妮小姐
罵道,一腳向那男子 的腹部踢去。只聽嘩啦一聲,男子大叫:「天那 !第三
塊玻璃還是沒能拿回家!」

--------------------------------------------------------------------------------


動物園的一頭大象死了,一個管理員在旁邊痛哭。遊客都說,
他平日一定很喜歡這只象,所以不忍大象死去。
一個知道內情的人說:「不,他要負責為大象挖個墓坑。」

--------------------------------------------------------------------------------
感謝上帝

牧師對買他的馬和馬車的農夫說:「這匹馬只聽得懂教會的語言:叫"感謝上帝"
它就跑,叫"贊美上帝"它才停下」 買了馬的農夫將信將疑,他試著叫了一聲"感
謝上帝",那馬立即飛奔起來,越 跑越快。只到跑到了懸崖邊上,驚恐萬分的農
夫才想起來讓它停下的口令"贊美上帝"。果然,馬停下來了,死裡逃生的農夫長
長地噓了口氣:"感謝上帝..."

遲鈍

從前有個農夫跌斷了腿去看醫生,醫生問他是怎麼把腿跌斷的,他說:
「 二十五年前,我在一個財主家當長工,有一天晚上,財主的獨生女兒
來找我,問我:『你有什麼需要我的地方嗎?』我回答說:『沒有。』她
又問道:『你真的不需要我嗎?』我說:『真的不需要。』然後她就走了。」
醫生問道:「那麼,這與你摔斷腿有什麼關系呢?」 農夫說:「昨天當
我正在房頂上修屋頂時,我忽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
蘇聯笑話

克里姆林宮,勃列日涅夫拿起通往埃及總統府的電話:「我是勃列日涅夫,我
要和薩達特總統的遺孀講話!」
「遺孀? 薩達特總統可一直都活著呀?」電話另一端傳來驚訝的聲音。
老勃放下電話,沖身旁的克格勃頭子大喊:「混蛋!為什麼把原訂的行動時間
推遲了?」

蘇聯笑話

那是戈爾巴喬夫還是總書記的時候。一天因私外出,嫌
司機車開的太慢,催促了好幾次。但因交通擁擠,還是不能讓他滿意。
最後戈爾巴喬夫一把搶過方向盤,把司機推到後面,自己開起來。
他一路橫沖直撞,造成一片混亂。有人達電話向交通局長反映。局長大怒,
質問改地段交警。
局長:」看到肇事者沒有?「
警察:「看到了。」
局長:「為什麼不逮捕他?」
警察:「我不敢?」
局長:「為什麼?」
警察:「他的官很大。」
局長:「有多大?」
警察:「不知道,反正戈爾巴喬夫是他的司機。」
牧師

一年青牧師向老牧師請教:"怎樣才能吸引教民的注意力?"
老牧師答:"你可以說:'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是在一個女人的懷里度過的.'"
年青牧師吃驚地看著老牧師.
老牧師得意地說:"然後你說:'她就是我的母親.'"
年青牧師覺得這招不錯. 在一次禮拜中, 他向人們說:"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是
在一個女人的懷里度過的." 大家都吃驚地望著他. 他很得意, 卻把詞忘了.
接著他說:"...可是... 我卻記不起她是誰了."

健驢

阿拉貢騎著他心愛的毛驢去城裡, 他的好朋友開著車路過,
請他坐到了車里, 毛驢自己跟在車後, 車開到了30km/h,
毛驢在後面緊緊跟著, 一會車速到了60km/h,
朋友擔心的問:"你的驢恐怕不行了, 它的舌頭都伸出來了."
"向哪邊伸?"
"左邊."
"保持方向, 它要超車了."

不懷好意

「由於越來越多的婦女崇尚新式的簡易服裝,例如超短裙和工
裝短褲,」一位妻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念報上的一則新聞,「所以街上
的交通事故據統計已經減少了一半。」
這時,正在旁邊看電視的丈夫冷不丁地插了一句:
「那麼為什麼不想辦法徹底杜絕交通事故呢?」

父母的孩子

柯林頓訪英期間,與撒切爾夫人,傑弗里.豪等共進晚餐。為活躍氣氛,撒切爾夫人
問傑弗里.豪:「你的父母有個孩子,既不是你的兄弟,也不是你的姐妹,他( 她 )是
誰?」豪大笑著答道:「就是我,豪呀。」柯林頓感到很有趣,回到白宮後,問克里斯
托弗到:「你的父母有個孩子,既不是你的兄弟,也不是你的姐妹,是誰?」克里斯托弗
回答不出。柯林頓得意地大笑到:「是豪呀。」

威脅
郵遞員為要劃船才能把一張生日卡送交燈塔管理人,心裡很是不高興。
「如果你再嘀嘀咕咕」,燈塔管理人說,「我就要訂閱日報了」。
~~~~~~
交通廣播
最新消息:「一號高速公路上發現一頭豬正在車道上!」
一小時之後:「一號高速公路上沒有豬了。」

傳 令
據說,美軍 1910 年的一次部隊的命令傳遞是這樣的:
營長對值班軍官: 明晚大約 8點鍾左右,哈雷彗星將可能在這個地區看到,這種
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著野戰服在操場上集合,我將向他們解
釋這一罕見的現象. 如果下雨的話,就在禮堂集合,我為他們放一部有關彗星的影片.

值班軍官對連長: 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哈雷彗星將在操場上空出現. 如果
下雨的話,就讓士兵穿著野戰服列隊前往禮堂,這一罕見的現象將在那裡出現.

連長對排長: 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非凡的哈雷彗星將身穿野戰服在禮堂中
出現. 如果操場上下雨,營長將下達另一個命令, 這種命令每隔 76 年才會出現一次.

排長對班長: 明晚8點,營長將帶著哈雷彗星在禮堂中出現,這是每隔 76 年才有
的事. 如果下雨的話,營長將命令彗星穿上野戰服到操場上去.

班長對市士兵: 在明晚8點下雨的時候,著名的 76 歲哈雷將軍將在營長的陪同下
身著野戰服,開著他那"彗星"牌汽車,經過操場前往禮堂.

順序有誤

在某外交官的晚宴上,一位剛到美國的法國外交官有點局促不安,因為每個人都要
站起來講幾句話,但是他的英語實在不行。先有貴賓說:「我們來敬東半球的女性
一杯。」後來又有人敬西半球的女性一杯。輪到那法國外交官講話時,他站起來說
:「各位,讓我們為女性的兩個半球乾杯吧。」

因小失大
列車員剪票時發現 ,一個蘇格蘭成人用的是兒童票,但蘇
格蘭人堅決不肯,於是檢票員拿起旅客的衣箱就往車外扔.
此時,火車正在過橋。「您瘋啦!」蘇格蘭人狂喊。「您
跟我的票過不去,又淹死了我的弟弟!」

空中小姐在飛機上遞了一杯酒給牧師
「現在離地面多高?」牧師問
「二萬英尺」
「我看我還是不喝的好..因為這兒離我們總部太近了」

把記者嚇飽了

「文革」某年,老記者某公,剛從幹校回報社。新頭目命令他去采訪
當時紅極一時的博羅縣典型,一位「活學活用」標兵。他抖擻精神上路,
很容易就找到了這位人物。
「請問, 你原籍在什麼地方?」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標兵佩佩而答,記者不得要領,只好再問:「你現在的生活還好吧?」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記者膛然,不甘心,又問:「你家有幾兄弟?」
「全世界受苦人都是我的階級兄弟」
記者落荒而逃」

高爾夫
一位年邁但仍然精力旺盛的高爾夫愛好者前去找巫師,詢問天堂上是否有高爾夫球場,巫師說要查一下,第二天給他答復。
次日,老人又來了。巫師說:「我得到的既有好消息又有壞消息。」老人說:「先告訴我好消息。」「天堂上有很寬闊的高爾夫球場」巫師說。「球場上鋪著碧綠的草坪,並備有最好的器械。」老人接
著問:「現在告訴我壞消息吧。」巫師說:「下星期日上午十點就該你發球了!」

馬桶的威力
1944年夏天,英國遭受空襲時,一所出租公寓被炮彈擊中,硝煙散盡,人們發現,祖父不見了。救護隊聽到廢墟中傳來的笑聲,從廁所的殘磚碎瓦中挖出了毫發未損正咯咯大笑的祖父,問他為何如此,老人回答:「我一拉抽水馬桶,這房子就倒了。」

絕妙的提問
某人問醫生:「請問醫生,我怎樣才能活到100歲?」
「第一,戒酒。」「我從不喝酒。」
「第二,戒色。」「我一點不討女人喜歡。」
「第三,少吃肉。」「我是個素食者!」
「那麼您為什麼想活這么久呢?」

病史
瘋人院新任院長走到一個病人面前,問他為什麼進了瘋人院?病人問答:」醫生,是這樣的。我娶了一個已有成年女兒的寡婦,而我的父親則娶了她的女兒為妻。所以我太太成了她公公的岳母,她女兒成了我的繼女和繼母。繼母生了個兒子,這個孩子成了我的弟弟和我太太的外孫。我也有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成了他祖父的內弟和他自己叔父的叔父。另一方面,我父親提到他孫子的時候,說是他的內弟,我的兒子叫他的姐姐做祖母。我現在認為我是我母親的父親,我外孫的哥哥,我太太是他女婿的兒媳,他外孫的姐姐。現在我不知道我是自己的祖父、我弟弟的父親,還是我兒子的侄子,因為我的兒子是我父親的內弟。院長,這就是我來這里的原因。我覺得在這里比在家裡清凈些。」

沒 有 新 聞

一位有錢的忙人要到外地進行六周的旅行。臨行前,他命令
他的僕人,不要拿家裡的任何新聞去打擾他。當他旅行回來時,
精神飽滿而且十分快樂,他的僕人到車站接他。」噢,亨利,」
他問道:」家裡一切都好嗎?」
」是的,先生,」僕人回答:
」只有一件小事,前不久,你的狗死了。」
」真不幸,是怎麼死的?」
」它吃了被燒死的牛肉而死的。」
」它在哪兒吃了燒死的牛肉?」
」你的牲口棚起火了,所有的牛馬都燒死了。」
」牲口棚怎麼會起火了呢?」
」你的房子冒出了火,引著了牲口棚。」
」我的房子怎麼著了呢?」
」他們在房子里點了很多的蠟燭,一隻蠟燭燒著了紗窗,
紗窗又燒著了窗戶,也燒著了牲口棚,燒死了牛馬,
狗吃了死牛肉,因而也死了。」
」在一個有煤氣和電燈的房子里,點那麼多蠟燭干什麼?」
」先生,他們在棺材四周都點了蠟燭。」
」棺材,誰死了?」
」你的岳母,先生。」
」她是怎麼死的?」
」我不大知道,鄰居們說,那是由於你夫人與車夫逃走一事,把
老太太氣死的-但是,除此之外,實在沒有什麼新聞了!」

殷 勤 過 份

某富翁在別墅舉辦音樂會,他家的朋友和熟人們都到齊了。女
主人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唱一首抒情歌曲。「我倒是很願意,」歌
唱家說,「可時間太晚了,我擔心您的鄰居會說我們影響他們的休
息。」「那更好!」女主人激動地叫道,「他們那是活該。昨天晚
上,他們家的狗也在我家窗下嗥叫,不讓我們睡覺....」

偵 察

在莫斯科一輛擁擠的公共汽車上,站著的一個男子拍了拍另一個
男子的肩膀,然後低聲說:「你是克格勃成員嗎?」「不是。」
「你的家庭里有什麼人是克格勃成員嗎?」「沒有」
「你的鄰居呢?」「他們一個也不是。」
「你的熟人或朋友呢?」「我認識的人中沒有哪個是克格勃成員。」
「那麼,請你別踩我的腳,好嗎?」第一個人說。

精神病院

某精神病院新來護士一名,此女初來乍到,見院中有一病人圍著
一口古井打轉,口中念著:」13,13,......」 小護士心中頗為奇怪,
想不出這個"13"是何含義,連續觀察幾日,均是如此。她總想上前問
個究竟,但害怕病人發作,始終不敢。
一日,小護士終於安捺不住好奇心,慢慢的走到那個病人身邊,
探頭向井中觀望。突然那個病人報住護士的雙腿,向上一掀,把她扔
進了井裡,隨後在井旁邊跑邊念:」14,14,14,......"

告 密

婦女甲:「她告訴我說你告訴了她那條我告訴你你不讓告訴她的秘密」
婦女乙:「哎呀,我特別告訴她不讓她告訴你是我告訴她的。」
婦女甲:「天呀,可別再告訴她我告訴你了她告訴我的事。」

虛 驚

克里絲太太帶著兩個兒子去銀行取錢。剛進銀行兩個兒子就打鬧起
來。克里絲太太很生氣,大叫道:「你們臉朝著牆壁站好,不許說話!
」等她轉過身來,發現銀行里所有的人都面向牆壁,不敢出聲。

神父與上帝

小彼得自豪地對他的朋友說:「我叔叔是神父,所有的人都稱他
尊敬的神父。」小保羅說:「我叔叔是主教,誰跟他說話都稱他閣下。
」小拉克烏斯不服氣了:「這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叔叔體重150公
斤,所有的人見了他都喊道:噢!我的上帝!

缺 什 么

建築師為大富商建造了一座陵墓富商問忙了一年的建築師:「也許
還缺點什麼吧?」建築師說:「現在就缺你了。」

同 道 理

一位顧客挑中了一件豬皮襖,說:「這件皮襖我喜歡,但它怕水嗎?」
售貨員解釋道:「當然不怕啦!難道您見過打雨傘的豬嗎?」

更 換

顧客很不高興的使者說:「你們的螃蟹怎麽都沒有爪子呀?」使
者得意地說:「這說明螃蟹是活的,這是剛才它在廚房搏鬥的結果.」
顧客:「那好吧,請你替我換一隻剛才搏鬥的勝利者來。」

到強盜後

A先生正在與他的一個吝嗇的朋友在商店裡購物,突然,有兩個
強盜闖進來搶劫,當強盜開始挨個搜查顧客的腰包時,A突然覺得他
的朋友在輕輕地捅他並悄聲說:「拿著這個。」「別給我手槍,我可
不想當英雄。」「快拿著吧,這是我欠你的二十五元錢。」

專 利 注 冊

鳥類學家走進專利注冊處。「我已把信鴿和啄木鳥交配成功,」
他解釋道。「產出的混種鳥不但能帶信,而且到達時還會敲門!」

如 此 廣 告

一位牛奶商貼出了這樣一則廣告:「如果你連續1200個月每天都
喝上一杯牛奶,你肯定能活100歲!」

絕 食 男 子

倫敦某大街一個雜技團表演節目:「關在箱子里的絕食男子。」
新聞記者采訪絕食男子,問道:「你為什麼要演這個節目?」那男人
回答:「這也是為混口飯吃!」

左 右 為 難

一個農夫在喂豬,有人過來問他:「你用什麼喂豬?」農夫回
答:「用吃剩的東西和不要的菜皮。」那人道:「我是大眾健康視
察員,你用營養欠佳 的東西去喂大眾吃的 動物,這是犯法,罰你
100元!過了幾天,又來了一個穿著整齊的人問農夫:「多麼肥的豬
啊,你是用什麼東西喂它們的?」農夫說:「魚翅、雞肝、海鮮之
類的。」那人聽後道:「我是國際食物學會的視察員,世界上有三
分一的人在挨餓,我不能容忍你用那麼好的食物來喂豬,罰你100元
!」又過了幾天,來了第三個人,和前兩個人一樣,靠在豬欄上問
「你用什麼喂豬啊?」「先生,」農夫這次說:「現在,我每天發
給它們一塊錢,它們愛吃什麼就自己去買什麼!」

直銷

一位吸塵器直銷員來到了一個新的銷售范圍的第
一戶人家門前。他敲了門,一位主婦開了門。在她還沒
來得及說第一句話時,直銷員就沖了進去並將碎屑灑
滿了整個地毯。他說:"女士,如果這個吸塵器不能將
它們吸得乾乾凈凈,我就把它們撿起來吃掉。"她說:"你
想配點蕃茄醬嗎?我們是剛搬來的,還沒通上電呢。"

再來一份

一位顧客在某餐廳吃午飯。他點了一客牛排。快要吃完的時侯,他突然發現
牛排里有一隻蒼蠅。他十分氣憤地叫來服務員詢問是怎麼回事。服務員不慌不忙
彬彬有理地說:「先生,你抽中了本餐廳再來一份的大獎。」

大象三明治

海關官員攔住一位旅客,並問他是否帶有應報關物品。
「沒有。」旅客答道。
「您肯定沒有么?」
「當然。」
「那麼你身後的這頭耳朵上夾著麵包片的大象是怎麼回事?」
「先生,我的三明治里夾什麼東西完全是我自己的事!」

答案

顧客:「服務員,您能解釋一下我的湯里的蒼蠅是怎麼回事?」
服務員彎腰仔細地看了看回答道:「它在游泳,先生,它在游泳。」

乞 丐 怨 言

一位好心男子常施捨錢給他家附近的一個乞丐。有一天,乞丐對 他說:「先生,
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兩年前,你每次都給我十塊錢, 去年減為五塊,到了今
年,只有一塊了,是什麼緣故呢?」那人回答: 「兩年前我還是個單身漢,去
年我結婚了,今年家裡添了一個孩子。 為了家用,我只好節省自己的花費。」
乞丐聽了,生氣地說:「你怎麼可以拿我的錢去養活你的家人?」

復診

彼爾知道初診要三元錢,而復診只要一元。
於是他走進診所,對醫生說道:「我又來了。」
醫生給他看了一下,說,「就吃上次開的葯吧。」

面試

經理要找一個秘書,他要應聘者接受心理學家的測試,最後只剩下三個人。
「2加2等於幾?」心理學家問了最後一個問題。
「4。」第一位女士答。
「22。」第二位女士答。
「可能是4,也可能是22。」第三位女士答。
待她們走出辦公室後,心理學家說,「經理先生,從回答來看,第一個人很單純,第
二個人就復雜多了,而第三個人則非常老練。不知您滿意哪一個?」

「聰明的酋長」

某酋長有愛聽故事的嗜好。一天,他大宴賓客。在他的再三請求下,一位外地的客
人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這位客人在城裡遇見過一個非常自命不凡的人,客人對他說:「請你猜猜我口袋裡
放了什麼。要是你猜對了,我就把這些雞蛋的一半送給你;要是你能猜出雞蛋的個
數,我就把這十個雞蛋全給你。」
那人想了半天,說:「朋友,我雖說不笨,但不可能事事皆知。我猜不出。」
客人說:「再猜一猜,這東西外面是白色的,裡面是黃色的。」
「猜到了!」那人大聲說,「那一定是一堆白蘿卜,中間藏了一個土豆。」
聽到這里,客人們都笑了,那個酋長更是大笑不止。最後他問道:
「那真是個傻瓜。可尊敬的朋友,現在請你告訴我們,你的口袋裡到底放了些什麼?」

突發橫財

駐扎非洲沙漠的法國士兵接到上級的懸賞令:捉住一個阿拉伯游擊隊員,可得黃金一百兩。
米歇爾和尤里開始在沙漠里搜索獵物。幾天勞頓下來,兩人精疲力盡地進入了夢鄉。
當米歇爾醒來時,發現他們被一百多個持槍的阿拉伯人游擊隊員包圍時,他急忙推醒尤里說:
「快起來,我們發大財了!」

言多必失

警察在一條新開辟的隧道里迎來了第一千輛通過的汽車,代表市政當局贈送給駕駛人一千
元的幸運獎金和一枚紀念章。他順便問道:
「你拿了錢打算怎麼使用?」
「首先,我要領取一份駕駛執照。」駕車人回答。
他太太忙解釋說:「警官,我丈夫喝了酒,總是胡言亂語。」
他那耳聾的媽媽補充說:「你看,我早知道,你偷了汽車,逃不了多遠的!」

抱怨

執行死刑警官走進牢房,一邊抖著雨衣,一邊向犯人宣布命令,犯
人驚異地說:「冒這么大的雨去刑場!?」警官說:「你還有什麼可抱
怨的,我還得冒雨回來呢!」

法國人喜歡譏笑美國歷史太短,說:美國人回想自己家族的歷史,
總是想到祖父那一輩就想不上去了。美國人回敬說:當法國人思考
這個問題時,常常為誰是他的父親而感到迷惑。

一個顧客生氣地沖著一個忙忙碌碌的飯店服務員嚷到:"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你沒有
看見這只雞的腿一條比另一條短了一截嗎?"
"那有什麼."服務員答到:"你到底要吃它,還是要和它跳舞?"

F. 葉慈是誰

愛爾蘭詩人。

威廉·巴特勒·葉芝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葉芝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

葉芝早年的創作仍然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於營造夢幻般的氛圍,例如他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凱爾特曙光》便屬於這種風格。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後,在現代主義詩人伊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經驗的影響下,葉芝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

葉芝不僅僅是艾比劇院的決策者之一,也曾擔任愛爾蘭國會參議員一職。他十分重視自己的這些社會職務,是愛爾蘭參議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奮者。葉芝曾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1934年,他和拉迪亞德·吉卜林共同獲得古騰堡詩歌獎。

*早年的生活和作品

葉芝出生於距離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不遠的山迪蒙(Sandymount)。他的父親約翰·巴特勒·葉芝是亞麻商人傑維斯·葉芝的後裔。這位商人卒於1712年,他的孫子本傑明娶了基爾岱爾郡的望族之女瑪麗·巴特勒。約翰·葉芝結婚的時候正在學習法律,但是很快他便輟學,轉而學習畫肖像畫。他的母親(即威廉·巴特勒·葉芝的祖母)蘇珊·瑪麗·波雷克斯芬來自斯萊果郡(County Sligo)上一個盎格魯-愛爾蘭裔家族。詩人出生後不久,便遷至位於斯萊果的大家族中,他本人也一直認為是斯萊果郡孕育了自己真正的童年歲月。巴特勒-葉芝家族是一個非常具有藝術氣息的家族。詩人的哥哥傑克後來成為一位著名的畫家,而他的兩個姐妹伊麗莎白和蘇珊則均參加過著名的「工藝美術運動」。

為了詩人父親的繪畫事業,葉芝的家庭後遷至倫敦。起初,葉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詩人的母親由於非常思念故地斯萊果,經常給孩子們講家鄉的故事和民間傳說。1877年,威廉·葉芝進入葛多芬小學(Godolphin),並在那裡學習了四年。不過威廉似乎並不喜歡在葛多芬的這段經歷,而且成績也並不突出。由於經濟上的困難,詩人全家於1880年底遷回了都柏林。起初住在市中心,其後搬到位於郊外的皓斯(Howth)。

在皓斯的時光是詩人重要的發展階段。皓斯周圍是丘陵和樹林,相傳有精靈出沒。葉芝家雇了一個女僕,是一個漁人的妻子,她熟知各類鄉野傳奇,娓娓道來的神秘冒險全都收錄在後來出版的《凱爾特黃昏》里。

1881年10月,詩人在都柏林的伊雷斯摩斯·史密斯中學(Erasmus Smith)繼續他的學業。他父親的畫室就在這所學校附近,於是詩人經常在那裡消磨時光,並結識了很多都柏林城的藝術家和作家。在這段時間里,葉芝大量閱讀莎士比亞等英國作家的作品,並和那些比他年長許多的文學家、藝術家們討論。他於1883年12月從這所中學畢業,其後他便開始了詩歌的創作。1885年,葉芝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詩作,以及一篇題為《賽繆爾·費格森爵士的詩》的散文。從1884年到1886年,他就讀於位於基爾岱爾大街的大都會藝術學校(Metropolitan School of Art),也就是如今愛爾蘭國家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前身。

*年輕的詩人

在開始進行詩歌創作之前,葉芝便已經嘗試將詩歌和宗教觀念、情感結合起來。後來,他在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時候曾說過「……我認為……如果是一種強大且悲天憫人的精神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宿命,那麼我們便可以通過那些融合了人的心靈對這個世界的慾望的詞句來更好的理解這種宿命。」

葉芝早年的詩作通常從愛爾蘭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取材,其語言風格則受到拉斐爾前派散文的影響。這一時期,雪萊的詩對葉芝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後來的一篇關於雪萊的文章中葉芝寫道:「我重讀了《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世界上的所有偉大著作之中,它在我心裡的地位比我預想得還要高得多。」

葉芝早期還受到彼時愛爾蘭著名的芬尼亞組織(Fenian)領袖約翰·奧里亞雷的影響。詩人晚年曾說,奧里亞雷是他所見最「風流倜儻的老人」,「從奧里亞雷的談話以及他借我或送我的愛爾蘭書籍中,成就了我一生的志業。」在奧里亞雷的介紹下,葉芝認識了道格拉斯·海德和約翰·泰勒。前者於1893年成立蓋爾語聯盟(Gaelic League),致力於保存並增加愛爾蘭語言的使用。

葉芝的第一首重要詩作是《雕塑的島嶼》,是一首模仿埃德蒙·斯賓塞詩作的夢幻般的作品。這首詩發表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其後沒有再版。葉芝第一部公開出版的作品是一本小冊子《摩沙達:戲劇化的詩》。這篇文章也同樣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發表過,而且只是由他的父親出資印刷了100冊。此後,他完成了敘事長詩《烏辛之浪跡》(The Wanderings of Oisin),並在1889年出版了詩集《烏辛之浪跡及其他詩作》。這是即使在葉芝風格成熟之後也仍未否定過的第一部作品,取材於愛爾蘭古代勇士的傳說和神話故事。為完成這首詩,詩人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其風格清晰的體現出費格森和拉斐爾前派對詩人的影響。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葉芝以後詩作的主題風格:追求冥思的生活抑或追求行動的生活。這本詩集的前八首抒情詩和歌謠的主題,是源自葉芝少年時代對印度人及阿爾卡迪亞世外桃源的想像——神祗與女神、王子與公主、殿堂、孔雀與神秘的蓮花等等。詩歌中流露出明顯的浪漫主義和拉斐爾前派的痕跡。在《烏辛之浪跡》之後,葉芝再未創作過長詩。他的其他早期作品多半是以愛情或神秘事物為主題的抒情詩。隨著葉芝的作品讀者群的不斷擴大,他結識了當時愛爾蘭和英國的很多著名文學家,包括蕭伯納和王爾德。

葉芝的家庭於1887年重新搬回倫敦。1890年,葉芝和歐那斯特·萊斯(Ernest Rhys)共同創建了「詩人會社」(Rhymer』s Club)。這是一個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詩人們組成的文學團體,成員們定期集會並於1892年和1894年分別出版過自己的詩選。葉芝的早期作品還包括詩集《詩集》、《神秘的玫瑰》和《葦間風》。事實上,「詩人會社」的文學成就並不高,葉芝幾乎是唯一取得了顯著成就的詩人。

*昴德·岡昂、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和艾比劇院

1889年,葉芝結識了昴德·岡昂小姐。她是一位熱衷於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女性。岡昂小姐非常仰慕葉芝早年詩作《雕塑的島嶼》,並且主動和葉芝結識。葉芝深深的迷戀上了這位小姐,而這個女人也極大的影響了葉芝以後的創作和生活。經過兩年的密切交往後,葉芝向岡昂小姐求婚,卻遭到拒絕。其後,他又共計向她求婚三次,分別是再1889年、1900年和1901年,均遭到了拒絕。盡管如此,葉芝對岡昂小姐仍然魂牽夢縈,並以她為原型創作了劇本《凱絲琳女伯爵》。在劇中,凱絲琳將靈魂賣給了魔鬼,好讓她的同胞免於飢荒,最後上了天堂。此劇直到1899年才得以上演,引發了宗教及政治上的諸多爭議。終於,在1903年,岡小姐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萊德。在這一年,葉芝動身去美國進行了一場漫長的巡迴演講。這段時期他和奧莉薇亞·莎士比亞有過短暫的戀情。他們在1896年結識,卻在一年之後分手。

也正是在1896年,葉芝結識了奧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介紹人是他們共同的朋友愛德華·馬丁。格雷戈里夫人鼓勵葉芝投身民族主義運動,並進行戲劇的創作。盡管葉芝受到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但顯然他的創作具有清晰而獨特的愛爾蘭風格。這種風格在葉芝與愛爾蘭年輕一代的作家的交往中得到強化。葉芝和格雷戈里夫人、馬丁以及一些其他愛爾蘭作家共同發起了著名的「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或稱「凱爾特文藝復興運動」)。

除了作家們的文學創作外,學院派的翻譯家們對古代傳奇故事、蓋爾語詩歌以及近代的蓋爾語民歌的翻譯和發掘工作也對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代表人物是後來成為愛爾蘭總統的道格拉斯·海德,他編纂的《康諾特省的情歌》倍受推崇。

這場運動最不朽的成就之一便是艾比劇院的成立。1889年,葉芝、格雷戈里夫人、馬丁和喬治·摩爾創立的「愛爾蘭文學劇場」(Irish Literary Theatre)。這個團體僅僅存在了兩年,而且並不成功。在兩位擁有豐富戲劇創作經驗的愛爾蘭兄弟威廉·費依和弗蘭克·費依以及葉芝不計報酬的秘書安妮·伊麗莎白·弗萊德里卡·霍爾尼曼(一位曾經於1894年參與過蕭伯納《武器與人》在倫敦首演的富有的英國女人)的鼎力協助下,這個團體成功打造了一個嶄新的愛爾蘭國家戲劇界。在著名劇作家約翰·米林頓·辛參與進來以後,這個團體甚至在都柏林靠戲劇演出賺到了不少錢,並於1904年12月27日修建了艾比劇院。在劇院的開幕之夜,葉芝的兩部劇作隆重上映。從此以後一直到去世,葉芝的創作生涯始終和艾比劇院相關。他不僅僅是劇院的董事會成員之一,同時也是一位高產的劇作家。

在1902年,葉芝資助建立了丹·埃默出版社,用以出版文藝復興運動相關的作家作品。這個出版社在1904年更名為庫拉出版社。出版社存在至1946年,一直由葉芝的兩個姐妹經營,總共出版了70本著作,其中的48本是葉芝自己寫的。1917年的夏天葉芝和當年的岡小姐重逢,並且向她的養女求婚,但是遭到了拒絕。九月份,他改向一位英國女人喬治·海德里斯求婚,她答應了。兩人在當年的10月20日結婚。不久,葉芝買下了位於庫爾公園附近的巴列利塔,並很快將其更名為「圖爾巴列利塔」。葉芝餘生中的大部分夏季都是在這里度過的。1919年2月24日,葉芝的長女安·葉芝在都柏林出生。安繼承了母親的智慧、寧靜與友善,以及父親不凡的藝術天賦,後來成為一位畫家。

*神秘主義的影響

葉芝一生都對神秘主義和唯靈論有濃厚的興趣。1885年,葉芝和一些朋友創立了「都柏林秘術兄弟會」(Dublin Hermetic Order)。這個組織在6月16日召開了第一次集會,葉芝是領袖。同年,都柏林的神智學會館在通靈法師婆羅門·摩西尼·莎特里的組織下正式開放,葉芝於次年參加了他的第一次降神會。後來,葉芝沉溺於神秘主義和通靈術之中不能自拔。1900年,他甚至成為「金黎明秘術兄弟會」的領袖。他於1890年參加了這個組織。在結婚以後,葉芝夫婦曾經嘗試過風靡一時的無意識寫作。

葉芝的神秘主義傾向在他的名詩《麗達與天鵝》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首短詩從希臘神話中取材,講述得是宙斯幻化成天鵝與美女麗達結合並生下兩個女兒的故事(一是著名的海倫,引發了特洛伊戰爭;一是克呂泰涅斯特拉,希臘軍隊統率阿迦門農的妻子)。這一母題在西方文學藝術作品中曾反復出現。關於葉芝創作這首名作的初衷,西方評論界曾有過各種不同的詮釋和解讀,有的認為是「歷史變化的根源在於性愛和戰爭」,有的則認為是「歷史是人類的創造力和破壞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西方主流的文學史將《麗達與天鵝》作為象徵主義詩歌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葉芝的神秘主義思想形成過程里,凱瑟琳·泰楠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泰楠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詩人,葉芝早年和她過從甚密。正是在泰楠的影響下,葉芝頻繁的參加各類神秘主義組織的活動。泰楠一生都很仰慕葉芝的才華,而葉芝卻在後來逐漸疏遠了她。

葉芝的神秘主義傾向受印度宗教的影響很顯著,他晚年甚至親自將印度教《奧義書》譯成英文。通靈學說和超自然的冥思則成為葉芝晚期詩歌創作的靈感來源。一些批評家曾抨擊葉芝詩作中的神秘主義傾向,認為其缺乏嚴謹和可信度。W·H·奧登就曾尖銳的批評晚年的葉芝為「一個被關於巫術和印度的胡言亂語侵佔了大腦的可嘆的成年人的展覽品」。然而正是在這一時期,葉芝寫出了他一生中很多最不朽的作品。若想理解葉芝晚年詩作的奧妙,就必須要了解他於1925年出版的《靈視》一書的神秘主義思維體系。今天,人們通過閱讀這本書來理解葉芝後期的詩作,卻不把它當作一本宗教或哲學的著作。

*向現代主義的轉變

1913年,葉芝在倫敦結識了年輕的美國詩人伊茲拉·龐德。事實上,龐德來倫敦有一部分便是為了結識這位比他年紀稍長的詩人。龐德認為葉芝是「唯一一位值得認真研究的詩人」。從1913年到1916年,每年冬天葉芝和龐德都在亞士頓森林(Ashdown Forest)的一個鄉間別墅中度過。這段時間里龐德擔任葉芝名義上的助手。然而當龐德未經葉芝的允許擅自修改了他的一些詩作,並將其公開發表在《詩》雜志上後,兩位詩人的關系便開始惡化了。龐德對葉芝詩作的修改主要體現出他對維多利亞式的詩歌韻律的憎惡。然而很快兩位詩人都開始懷念雙方共事、互相學習的日子。尤其是龐德從歐內斯特·費諾羅薩的寡婦處學到的關於日本能樂的知識為葉芝即將創作的貴族風格的劇作提供了靈感。葉芝創作的第一部模仿了日本能樂的劇作是《鷹之井畔》。他於1916年1月將這部作品的第一稿獻給龐德。

葉芝通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用英文寫作的詩人之一。然而,不同於大多數現代主義詩人在自由體詩領域不斷做出嘗試,葉芝是傳統詩歌形式的大師。現代主義對葉芝詩作風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詩人逐漸放棄早期作品中傳統詩歌樣式的寫作,語言風格也越來越冷峻,直接切入主題。這種風格上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他的中期創作中,包括作品集《七片樹林》、《責任》和《綠盔》

1923年葉芝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他在兩年之後發表了一首短詩《瑞典之豐饒》,以表達感激之情。1925年,葉芝出版了一本嘔心瀝血的散文作品《靈視》,其中他推舉柏拉圖、布列塔諾以及幾位現代哲學家的觀點來證實自己的占星學、神秘主義及歷史理論。

*政治生涯

葉芝通過龐德結識了很多年輕的現代主義者,這使得他中期的詩作已經遠離了早期的《凱爾特曙光》時的風格。他對政治的關注也已經不再局限於文藝復興運動早期他所醉心的文化政治領域。在葉芝早期的作品中,他靈魂深處的貴族立場體現無余。他將愛爾蘭平民的生活理想化,並且有意忽視這個階層貧窮孱弱的現實。然而一場由城市中的下層天主教徒發起的革命運動迫使葉芝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創作姿態。

葉芝新的政治傾向在《1913年9月》這首詩中得到了體現。這首詩抨擊由詹姆斯·拉爾金領導的著名的1913年都柏林大罷工。在《1916年復活節》中,詩人反復吟誦:「一切都已改變/徹底改變/一種恐怖的美卻已誕生」。葉芝終於意識到復活節起義的領袖們的價值就在於他們卑微的出身和貧困的生活。

整個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期,葉芝無可避免的受到他的國家以及整個世界動盪局勢的影響。1922年,葉芝進入愛爾蘭參議院。在他的參議員生涯中,葉芝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曾擔任貨幣委員會的主席。正是這一機構設計了愛爾蘭獨立之後的第一批貨幣。在1925年,他熱心的倡導離婚的合法化。1927年,葉芝在他的詩作《在學童中間》里如此描述作為一名公眾人物的自己:「一位花甲之年的微笑的名人」。1928年,由於健康問題,葉芝從參議院退休。

葉芝的貴族階級立場以及他和龐德之間的密切關系使得這位詩人和墨索里尼相當接近。他曾在許多場合表達過對這位法西斯獨裁者的仰慕。他甚至寫過一些歌頌法西斯主義的贊歌,盡管這些作品從未發表過。然而當巴布羅·聶魯達於1937年邀請他到馬德里時,葉芝在回信中表明他支持西班牙革命,反對法西斯主義。葉芝的政治傾向非常曖昧。他不支持民主派,在晚年卻也有意疏遠納粹和法西斯主義。然而縱觀葉芝的一生,他從未真正接受或贊同過民主政治。同時,他深受所謂「優生運動」的影響。

*晚年的生活和創作

進入晚年後,葉芝逐漸不再如中年時一樣直接觸及和政治相關的題材,而是開始以一種更加個人化的風格寫作。他開始為自己的家人兒女寫詩,有的時候則描繪自己關於時間流逝、逐漸衰老的經歷和心緒。收錄在他最後一部詩集中的作品《馬戲團動物的大逃亡》生動的表現了他晚期作品的靈感來源:「既然我的階梯已經消失/ 我必須平躺在那些階梯攀升的起點」。 1929年之後,葉芝搬離了圖爾巴列利塔。盡管詩人一生中的很多回憶都在愛爾蘭國土之外,他還是於1932年在都柏林的近郊租了一間房子。晚年的葉芝非常高產,出版了許多詩集、戲劇和散文,許多著名的詩作都是在晚年寫成的,包括一生的顛峰之作《駛向拜占庭》。這首代表性的詩作體現了葉芝對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的嚮往。1938年,葉芝最後一次來到艾比劇院,觀賞他的劇作《煉獄》的首映式。同年,他出版了《威廉·巴特勒·葉芝的自傳》。

晚年的葉芝百病纏身,在妻子的陪伴下到法國休養。然而最終還是於1939年1月28日在法國曼頓(Menton)的「快樂假日旅館」逝世。他的最後一首詩作是以亞瑟王傳說為主題的《黑塔》。逝世之後,葉芝起初被埋葬在羅克布羅恩(Roquebrune)。1948年9月,人們依照詩人的遺願,將他的遺體移至他的故鄉斯萊果郡。他的墳墓後來成了斯萊果郡的一處引人注目的景點。他的墓誌銘是詩人晚年作品《班磅礴山麓下》的最後一句:「投出冷眼/ 看生,看死/ 騎士,策馬向前!」葉芝生前曾說斯萊果是一生當中對他影響最深遠的地方,所以他的雕塑和紀念館也將地址選在這里。

*葉芝的主要作品

1886年 — 《摩沙達 》

1888年 — 《愛爾蘭鄉村的神話和民間故事集》

1889年 — 《烏辛之浪跡及其他詩作》

1891年 — 《經典愛爾蘭故事》

1892年 — 《凱絲琳女伯爵及其他傳說和抒情詩》

1893年 —《凱爾特曙光》

1894年 —《心靈的慾望之田》

1895年 — 《詩集》

1897年 — 《神秘的玫瑰》

1899年 — 《葦間風 》

1903年 —《善惡之觀念》

1903年 — 《七重林中》

1907年 — 《發現 》

1910年 — 《綠盔及其他詩作 》

1913年 — 《挫折的詩歌》

1914年 — 《責任 》

1916年 — 《青春歲月的幻想曲》

1917年 — 《庫利的野天鵝 》

1918年 — 《寧靜的月色中 》

1921年 — 《邁可·羅拔茲與舞者》

1921年 — 《四年》

1924年 — 《貓和月光》

1925年 — 《靈視》

1926年 — 《疏遠》

1926年 — 《自傳》

1927年 — 《十月的爆發》

1928年 — 《塔樓》

1933年 — 《回梯與其他詩作》

1934年 — 《劇作選集》

1935年 — 《三月的滿月》

1938年 — 《新詩》

1939年 — 《最後的詩及兩部劇作》(死後出版)

1939年 — 《氣鍋中》(死後出版)

G. 詩人葉芝的詩和寫作風格

詩人葉芝的詩和寫作風格:
葉芝的詩有很多,《心靈的慾望之田》,回《烏辛之浪答跡及其他詩作》,《詩集》,《凱絲琳女伯爵及其他傳說和抒情詩》,《葦間風》等。
寫作風格:
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葉芝的藝術代表著英語詩從傳統到現代過渡的縮影。葉芝早年的創作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於營造夢幻般的氛圍,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凱爾特的薄暮》,便屬於此風格。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後,在現代主義詩人艾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經驗的影響下,葉芝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

H. Araby中的象徵意義

1、文章以一段北理齊蒙德街的描寫為開頭簡短的一小段文字包含了眾多意象「北里士滿北街是條死胡同,除了基督教兄弟學校的孩了們放學回家那段時間外平時很寂靜,一幢無人居住的兩層樓房矗立在街道封死的那頭,避鄰近的房了獨佔一方,街上的其他房子似乎都自以為是以到沉的臉色互相凝視著。」

「北理齊蒙德街」是一條死胡同暗示著男孩所處的現實的真實狀態沒有出路無法逃脫。

2、故事的結尾也有所呼應「我抬頭凝視著黑暗感到自己是一個受虛榮心驅使和嘲弄的可冷蟲於是眼睛裡燃燒著痛苦的怒火。」這里突出了一個視覺意象在無盡的黑暗中「我」終於醒悟自己在自我欺被虛榮沖昏了頭腦蒙蔽了雙眼。

3、「街上的其它房子似乎都自以為是以陰沉的臉色互,相凝視著」從房屋的描寫可以看出居民們的生活態度都很自鳴得意即使處於這樣一條沉寂、清冷、黑暗泥濘的胡同里房子個個保持冷靜面孔,暗示著房子里的居民們也是一樣對周圍的事物無動於衷麻木不仁。

作者用房子這個意象所表達的諷刺意味顯而易見。因為任何一個有知覺頭腦清醒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毫無疑問會感到壓抑。而居住於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街道上的人們,以男孩的叔叔嬸嬸為代表,即沒有任何的危機感,相反虛假地虔誠著按時做禮拜,信奉天主機械地遵循教義謹慎,但又徹底地自我滿足。

當我請求在星期六晚上去集市一趟 「嬸嬸吃了一驚說希望那不是什麼共濟會的玩意」 以及描寫默瑟太太「她是個嘮嘮叨叨的老太太,當鋪老闆的寡婦為了很虔誠的目的收集些用過的郵票」這兩種描寫都很好地暗示了這一點,像征著男孩的叔叔嬸嬸以及所有街上的居民他們是善意的,但是目光短淺無法理解更高層次上的價值觀道德觀在精神上是癱瑛的思想停滯不前。

(8)都柏林寡婦街購物攻略擴展閱讀:

《阿拉比》是「意識流大師」詹姆斯·喬伊斯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中的第3篇。小說中幾乎所有的情節都來源於喬伊斯童年的經歷和情緒。看完之後,會使人回想少年時期的懵懂單純的愛戀,以及成長的路上總離不開的孤寂。

在《阿拉比》中,沒有一句直接渲染情緒的句子。所有的情緒都是通過場景來感染的。構造這些情緒,是為了構造這個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而構造這個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是為了讓讀者在閱讀時能「看到」自己。

I. 如何去愛爾蘭打工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在愛爾蘭留學時打工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眾所周知,在愛爾蘭打工的收入在眾多留學國家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不少學生平時打工不僅可以掙夠生活費,在假期全天打工還可解決一部分的學費。打工一方面為自己解決了費用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打工,與愛爾蘭本地人的接觸,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愛爾蘭這個國家,她的風俗,她的文化……。

一般在這里找工作有這幾種途徑,第一當然是自己進商店飯館打聽,這個前提是得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不然和老外說不明白當然不能用你,很多時候進去打聽的時候員工會問你要CV(Curriculum Vitae),就是和簡歷差不多,裡面有學歷、工作經驗及自己一些信息),並告訴你他們要人的時候會打電話告訴你的,他要是這樣說的話一般就沒有戲了(在這裏手機是必須的,找工作的時候肯定能用上)。第二種就是朋友介紹,先來的朋友有時候可以給老闆介紹一下,如果有位置空缺的話那就能進去工作,第三種是花錢買工,在USIT裡面的信息板上有時候會貼有賣工的信息,就是他給你介紹工作,然後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和中介差不多,第四種就是看報紙,這里的晚報(HERALD)上面都會登有招工的信息,可以打電話,當然英語得有相當的水平……。

中國學生在這做的工作多種多樣,象商店售貨員、清潔工cleaner、廚房雜工kitcken porter、酒吧waiter,也有當保安的……。酒吧里的waiter開始不怎麼好乾,得慢慢熟悉客人點的酒名,得習慣應付醉鬼的挑釁,小費的多少就看自己的能力了,在酒吧幹活一般需要穿白色襯衫戴領帶,穿深色西褲……其實當保安很是輕松的,英語要好,這里當保安沒什麼危險的,在快餐店什麼的站著,看到有牽狗的就不讓進,有抽煙的就不讓抽,這里的人素質還行,不會跟你蠻來的……。

有很多工作會需要你有稅號。稅號可以去福利局(在奧康尼爾大街附近)辦理,需要帶護照和家庭住址(最好帶上綠本),然後等兩個星期就可以去領了,這種單位就是在給你發錢的時候扣一部分稅放在你的稅號裡面,可以去奧康尼爾大街那個BURGER KING後面的稅局返稅。

有些工作是給現金,幹完當時就給錢,或者是按星期或月給現金,這樣很好,也有的工作是給現金支票,一兩個禮拜付一次錢,這樣也不錯,還有的工作則是要你的銀行帳號,定期往你的帳戶裡面存錢,這樣不大好,因為半年過後續簽的時候移民局需要你的銀行存款證明,他一看你的帳戶上有明顯的定期往裡面存錢就會知道你在這里打工,有可能會卡你,所以辦第二個銀行帳戶就非常重要,一般市中心的Bank of Ireland、AIB Bank、TSB等銀行都不好開帳戶,根據經驗,在寡婦屯大家和奧康尼爾大街上都有一個叫First Active的銀行比較好開,開戶需要綠本和bill(就是電話費或電費的帳單),因為這些帳單我們都沒有,你可以帶著開第一帳戶(學校會幫助開第一帳戶)時銀行給你郵的那封硬紙信和護照去,也一樣可以開出帳戶,這樣有兩個帳戶,一個帳戶專門用來往裡面存錢的,另一個帳戶則是留著用來最後開存款證明給移民局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