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熱水瓶的塑料外殼有沒有毒每次燒好水倒進熱水瓶的時候,總是先倒在熱水瓶口的塑料口上,是塑料的,會不
建議買一個3鎊的不銹鋼保溫壺專門給小寶寶沖奶粉,可以保6小時以上溫度;原水壺可換個木塞,或者倒水時留幾厘米,避免水與瓶塞接觸。望採納,謝謝!
⑵ 熱水瓶的塑料塞子有毒嗎
一般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到有信用的嬰兒用品店裡面買的話,保障還好一點,
⑶ 塑料暖壺塞有沒有毒
一般是用無毒的PP製成的。
鑒別:
⑷ 聽說礦泉水瓶有毒是不是真的
我以前怎麼沒看到這個問題,太謝謝樓主了,我翻閱了網路才知道這東西危險。 不能使用,不是滅菌的問題,是原材料合成的問題,對人體有有毒或致癌的危險。 特別提醒 看數字區別使用塑料瓶 許多飲料瓶、礦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個帶有箭頭的三角形標志,裡面標有數字,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的材料。 「0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都是用這種材質做成的。董金獅指出,飲料瓶不能循環使用裝熱水,這種材料耐熱至70℃,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溶出。科學家發現,這種塑料製品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對人體具有毒性。因此,飲料瓶等用完了就丟掉,不要再用來作為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盛裝其他物品。 「02」--HDPE(高密度聚乙烯) 承裝清潔用品、沐浴產品的塑料容器,目前超市和商場中使用的塑料袋多是此種材質製成,可耐110℃高溫,標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來盛裝食品。承裝清潔用品、沐浴產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潔後重復使用,但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殘留原有的清潔用品,變成細菌的溫床,清潔不徹底,最好不要循環使用。 「03」--PVC(聚氯乙烯) 據介紹,這種材質的塑料製品易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生產過程中沒有被完全聚合的單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劑中的有害物。這兩種物質在遇到高溫和油脂時容易析出,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容易致癌。目前,這種材料的容器已經比較少用於包裝食品。如果在使用,千萬不要讓它受熱。 「04」--LDPE(低密度聚乙烯) 保鮮膜、塑料膜等都是這種材質。耐熱性不強,通常,合格的PE保鮮膜在溫度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會留下一些人體無法分解的塑料制劑。並且,用保鮮膜包裹食物加熱,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出來。因此,食物入微波爐,先要取下包裹著的保鮮膜。 「05」--PP(聚丙烯) 微波爐餐盒採用這種材質製成,耐130℃高溫,透明度差,這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潔後可重復使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爐餐盒,盒體以05號PP製造,但盒蓋卻以06號PS(聚苯乙烯))製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溫,所以不能與盒體一並放進微波爐。為保險起見,容器放入微波爐前,先把蓋子取下。 「06」--PS(聚苯乙烯) 這是用於製造碗裝泡麵盒、發泡快餐盒的材質。又耐熱又抗寒,但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並且不能用於盛裝強酸(如柳橙汁)、強鹼性物質,因為會分解出對人體不好的聚苯乙烯。因此,您要盡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 「07」--PC及其他類 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種材料,尤其多用於製造奶瓶、太空杯等。近年來,奶瓶因為含有雙酚A而備受爭議。專家指出,理論上,只要在製作PC的過程中,雙酚A百分百轉化成塑料結構,便表示製品完全沒有雙酚A,更談不上釋出。只是,若有小量雙酚A沒有轉化成PC的塑料結構,則可能會釋出而進入食物或飲品中。PC中殘留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因此,不應以PC水瓶盛熱水。如果容器有任何摔傷或破損,建議停止使用,因為塑料製品表面如果有細微的坑紋,容易藏細菌。避免反復使用已經老化的塑料器具。
⑸ 塑料袋裝冷水有毒嗎
裝冷水不會有毒,但復是直接把滾制燙的東西放到塑料袋中還是有一定的毒性的。
1、塑料袋的材料一般是聚丙烯,一般熔點在110攝氏度左右,滾燙的食物放到裡面,像油條等會引起分解,有致癌的作用。
2、塑料袋裡有增白劑,熒光粉,會破壞人體免疫力;聚氯乙烯見到高溫食物會分解,引起血液循環疾病。所以最好不要用塑料袋盛裝熱飯。
⑹ 塑料暖壺蓋有沒有毒用它當水杯可以么
塑料大都是聚乙烯成分,遇熱後會分離出有毒的化學成分,在食物中殘留聚乙烯的成分,對人體絕對的有害,而且不容易排除,會在人體器官中富積,造成人體的中毒或猝死
⑺ 熱水瓶內膽有毒嗎
熱水瓶內膽沒有毒。內膽表面沒塗任何物質,塗層在內壁,現在,利用比較先進專的技術,屬塗的不是銀,而是鋁化合物。瓶膽是玻璃的,就象鏡子一樣。
那些懸浮物是水垢,不用擔心。稍稍靜置一下就可以了。只要膽不破裂,是接觸不到水的,一旦破裂,也就不保溫了。那樣才會有問題。
也不是不保溫水就不能喝了,不保溫多半是膽底部的那個小鈕被碰壞了使膽內的真空解除了,才導致不保溫的。
(7)超市購物袋賽暖水瓶有毒嗎擴展閱讀:
辨別熱水瓶是否保溫
聽音法:把空瓶口附在耳朵上,回聲越大越好!這是檢測水瓶膽有沒有破裂的一種方法,那些聲音是空氣流動形成的迴音,回聲越大越好!
開水速測法:在空瓶中導入半瓶至一瓶開水,蓋上蓋兒,大約三分鍾後,雙手捧住熱水瓶試溫,如果感覺熱,說明保溫性能不佳;如果不感覺熱,說明保溫性能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熱水瓶
⑻ 超市的購物袋有毒嗎
只要生產合格,塑料袋無毒
隨著《通知》的下發,不管以前是否有所耳聞、一知半解,還是根本沒有意識到,反正全天下的人自今年1月9日起,呼啦一下全都知道塑料袋是不環保的東東了。
記者在朝陽區某商場收銀處就聽到有三位像是熟人的顧客這樣交流道:「 還使塑料袋呢?那東西不環保!」「國家都規定不讓使啦!」「不是不讓使,是要花錢 買。」「這東西既然不環保那還怎麼用?」「 用它裝其他東西不礙事,就是別用它包肉啊、魚啊,吃的東西就行了。」「是啊,這玩藝有毒,使這么多年都不知 道……」
塑料袋真的有毒嗎?2002年,曾經有一頭小須鯨死後被海水沖到法國諾曼底海灘,人們在它的胃裡竟然發現了800千克塑料袋,小須鯨的死是被塑料袋給毒死的嗎?如果塑料袋真有毒,這么多年下來,人們不是一直在服毒?
對此,馬占峰解釋道:在國際上諸多國家加入的著名的環保公約《巴賽爾公約》里,幾乎所有塑料都被認為無毒。就拿已經被絕大多數地方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白 色泡沫塑料餐盒舉例,主要成分其實就是聚苯乙烯和空氣,而這完全是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和現在的經常爆出有毒傳言的紙飯盒相比,它不但輕盈耐用成本還非常 低廉。回收以後還可以製成建築上的耐用板材,用處很多。
去年末,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國內首部《超市節能問題報告》顯示, 國快速消費品零售全行業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數量約為500億個。僅廣州一地,每天產生的塑料袋垃圾就近2000萬個,而塑料袋可以在地底下保持200年而不分解。
「不易分解並不代表塑料袋有毒。」馬占峰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認為集貿市場的超薄塑料袋有毒,是因為它們都由廢棄回料加工而成,這些由垃圾中分揀、回收 的塑料廢棄物成分復雜,有的甚至曾經用來裝農葯、化肥,或者作為農地膜使用,不可避免地含有了有毒有害物質。而這些超薄塑料袋通常也是由小作坊製作而成, 設備簡陋,技術力量薄弱,衛生條件差,根本不可能達到生產食品包裝材料的要求。本身就是要衛生整治的地方。
但是,合格的塑料袋生產廠家生產出來的合格產品應該不存在這種問題,比如,馬占峰提到, 衣服中幾乎所有化纖布料都是用廢棄塑料加工而成的。另有資料顯示,生產30億個塑料袋,要消耗500萬噸石油。
由此看來,塑料袋的「不環保」主要表現在它不易被分解而並非本身有毒。人們對使用塑料袋有危險的理解是錯誤的,這也是對「塑料袋不環保」概念的一個誤讀。
⑼ 塑料袋裝開水取暖有毒嗎
塑料的袋裝開水,開水會有毒。塑料的袋子融點在140左右。裝開水會有部分有害物質進入水中。
⑽ 寶寶的保溫水壺(茶花牌的)是pp和abs材質的,這兩種材質同時遇熱會不會有毒
第5號: PP(聚丙烯),多用以製造水桶、垃圾桶、籮筐、籃子和微波爐用食物容器等等。 (常見豆漿瓶、優酪乳瓶、果汁飲料瓶、微波爐餐盒 。熔點高達167℃,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潔後重復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爐餐盒,盒體以5號PP製造,但盒蓋卻以1號PE製造,由於PE不能抵受高溫,故不能與盒體一並放進微波爐。) ABS的熱變形溫度為93~118℃,製品經退火處理後還可提高10℃左右。ABS在-40℃時仍能表現出一定的韌性,可在-40~100℃的溫度范圍內使用。 同時,如果是防火級別的ABS材料的話,它的耐熱溫度可以極大的提高,到200℃也是有的。 而需要判斷是PP還是ABS,可以從產品的透光度上區分。 ABS透光度很高,並有明顯的亮澤,這個可以比較容易的與PP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