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購物指南 » 60年代的購物方式是什麼
擴展閱讀
寧波奧德賽優惠價格 2021-03-15 14:26:02
丹尼斯購物卡能掛失么 2021-03-15 14:25:58
淘寶購物指紋驗證失敗 2021-03-15 14:24:44

60年代的購物方式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3-13 01:42:10

㈠ 中國的古代購物方式和現代的購物方式有什麼不同,快點

現在是用紙幣、信用卡、網購、電話購物等等
古代使用銅錢、白銀、黃金、銀票,有時也用貨物交換貨物等等

㈡ 一塊錢在六十年代可以買多少東西

一元錢,就是當時兩個正長身體飯量奇大的「半大小子」,一個星期的菜錢。以作家陳煜的考證,同樣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上海,當時青年男女結婚的聘金,通常只要4元錢。要參加農村的婚宴,吃一頓有白菜豬肉的「半葷素酒席」。「禮金」往往是四五毛錢就可以,能出到一兩元禮金的,就是當地的有錢人。一塊錢在這類場合,分量真是很重。

而要看看當時的物價水平,就更可知一塊錢有多重要:在1961年的鄭州,精粉兩毛六一斤,標粉一毛七一斤,精米兩毛錢一斤,小米一毛錢一斤,花生油一斤六毛九,豬肉一斤八毛四。

而在1961年的天津,牛肉價格七毛錢一斤,羊肉價格七毛六一斤。到了1965年的鄭州,黃瓜每斤四分錢左右,大蔥每斤六分半,1964年的天津,鯽魚每斤四毛錢,大白米蝦一斤五毛二,海蟹一斤三毛五。

(2)60年代的購物方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以《中國統計年鑒》的記載,1960年時,中國的全民所有制單位的職工們,平均年工資只有528元,每月也就44元。

這都還算是當時的「高收入」家庭。浙江省檔案館的統計,1960年代臨平石料廠的職工工資,也就是29元,閑林鋼鐵廠的工人,月工資大多在15至30元。農村的收入更低,1959年中國農村居民平均年收入才69元,之後幾年增長到90元左右。

㈢ 不同年代的購物方式什麼

20世紀六七十年代
1957年國家開始發行肉票,隨後,糧票、油票、煤票、版豆腐票、肉票、蛋權票、糖票、肥皂票、布票、棉花票、火柴票、傢具票……各種票證讓人眼花繚亂,人們只能憑借各種票證去供銷社、合作社排隊,才能購買到物品。
1983年
北京興起了中國第一家超市。隨後,自選商場、購物中心等迅速發展。
1992年
廣東省的珠江頻道播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購物節目,電視購物作為一種全新的銷售方式,開始進入老百姓的視野,受到廣大顧客的青睞,2014年達到352億多元。
1996年
中國出現了第一宗網路購物,購物人是加拿大駐中國大使貝詳,通過實華開公司的網點,購進了一隻景泰藍「龍鳳牡丹」。中國的「網路購物」由此起步
2008年
中國手機購物正式興起,迅速超越PU傳統網購而成為更受青睞的網路購物載體。網購、團購逐步成為流行模式。
2016年
2016年,熊貓眼.TV開辟了互聯網購物新紀元。視頻直播互動加線下體驗店相結合的模式,採用熊貓大俠的同城配送方式,一經推出迅速得到市場的強烈反響。隨著「熊掌」「熊樣」「熊出沒」等新型場景式購物的不斷創新,中國的網購也跨越了一個新時代,這也成就了一個新的群體——剁
2019
新零售的崛起!

㈣ 最初的購物方式是什麼

您好,找萬惡淘寶什麼都有

㈤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的娛樂方式

可參考這篇文章

20世紀50年代海派文化的繁榮 -- 錢乃榮
談論20世紀二三十年代海派文化的文章見得很多,但是人們似乎忽略了50年代的海派文化。本文試圖回顧和追述50年代上海海派文化的真實面貌,探討海派文化在50年代的繁榮及其後來急劇衰落的原因。
50年代的海派文化,既生根於三四十年代深厚的土壤,又加入一股清新奮發之氣,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弘揚,在成熟中繼續獲得發展。50年代海派文化的特點是:散播面廣,民間的參與度高,文化氣息濃厚,群眾熱情高漲,中外元素滲透,雅俗共享同樂,表現了海派都市文化濃郁的上海和江南地方特色,與其他地區的鄉土文化、京派文化有明顯的差異。它是40年代上海文化的慣性延續,又是新生活時代精神的碩果,表現了富有活力、多樣化爭艷、市民化低圌價參與的顯著風格。

具有近50年傳統的上海電影文化在解放之初的上海,延續其欣欣向榮的勢態。40年代布滿上海街區的影戲院依然開放,又在勞動人民集中居住區域開設了新的電影院或電影放映場點,一些工人文化宮中也安排電影放映專場,電影的票價長期維持三角一張,這使電影的放映從解放前主要對象為白領等上層人士的娛樂迅速轉變成完全市民性的娛樂活動。50年代觀看電影的盛況在許多上海平民記憶中是十分有回味的。當時一般晚上都有兩場「夜場電影」,工作之餘,觀眾踴躍。各家電影院門口都成為市民人頭攢動、黃牛活躍之地,甚至群眾連夜排隊購票,先睹為榮,看不到頭輪放映的搶買第二輪影院較便宜的票的情形,屢見不鮮。上海電影製片廠內明星群集,有白楊、王圌丹鳳、趙丹、張瑞芳、秦怡、上官雲珠、劉瓊、石揮、韓非、顧而已等,導演桑弧、謝晉、鄭圌君圌里等,都正值壯年,在生活安寧、地位提高的環境下,努力拍戲,演技臻於成熟。上海電影製片廠還一度分為「天馬」、「海燕」、「江南」三個製片廠。當時,攝片仍多,題材豐富,如《烏鴉與麻雀》、《我這一輩子》、《為孩子們祝福》、《雞毛信》、《渡江偵察記》、《山間鈴響馬幫來》、《金銀灘》、《母親》、《幸福》、《女籃5號》、《護士日記》、《海魂》、《家》、《祝福》、《李時珍》、《林則徐》、《不夜城》、《霧海夜航記》、《為了和平》、《鐵窗烈火》、《羅漢錢》、《天仙配》、《追魚》、《三毛學生意》等,均為上海生產的優秀電影。《鐵道游擊隊》的《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女籃五號》中的《讓青春閃光》,《護士日記》中的《小燕子》等以及當時重新播放的「五四以來優秀電影的插曲《天涯歌女》、《夜半歌聲》,都成為廣泛傳唱的流行歌曲。《九九艷陽天》在1957年在上海被群眾評為受群眾歡迎的歌曲第一,公布時改為《社會主義好》第一,該歌第二。1957年舉辦過「亞洲電影周」,印度電影《流浪者》、《兩畝地》成為熱片,插曲《拉茲之歌》流行街頭。大量的蘇聯和東歐國家名片,也成為群眾購票的熱點,墨西哥電影《生的權利》等也引起轟動。在這個時期,青少年中掀起搜羅明星像片和劇照、電影說明書的狂熱。1957年《上影畫報》創刊,使讀者更多地接觸到演員形象和影片劇照,對新電影老演員有更多的溝通。中小學還組織一角錢一張票的星期天兒童場電影專場。上海人,從少年到老年,觀看影片各取所需,都成為其主要的娛樂活動。
三四十年代在上海產生、匯聚和迅速成熟起來的滬劇、越劇、評彈、浦東說書、滬書、上海說唱、滑稽劇、方言話劇、錫劇、甬劇、淮劇、揚劇等江南江北10多種戲劇曲藝,一起形成了繁榮的海派文藝。50年代戲劇、曲藝的民間化,達到登峰造極。解放初年,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戚雅仙的《婚姻曲》,滬劇《羅漢錢》、《大雷雨》等成為家喻戶曉的戲劇,幾乎人人都會哼上兩句。戲劇、滑稽劇劇目和演出盛況不亞於40年代後期。書場遍布,評彈演出在城區的書場、郊鎮的茶館聽眾濟濟。從50年代初期一本很小的滬劇唱詞選中可看到這一年的滬劇演出盛況:當時有藝華滬劇團的《劉巧兒》,努力滬劇團的《田菊圌花》、《姑娘的愛》、《翠崗紅旗》,勤藝和藝華滬劇團分別演出的《小女婿》,上海滬劇團的《羅漢錢》,勤藝滬劇團的《紅花綠葉》、《山野春曉》,愛華滬劇團的《母親女人》、《幸福年》、《葡萄與嫁妝》,藝華滬劇團的《珍珠淚》,長江滬劇團的《沙漠情歌》、《活人塘》、《李二嫂》、《趙小蘭》、《紡棉花》,建新少壯滬劇團的《恨海》,丁是娥蔡志芳唱的《小二黑結婚》,顧月珍唱的《純潔的愛情》、《紅香姑娘》,小筱月珍、王雅琴、丁是娥唱的《白毛女》,一下子涌現那麼多的現代戲,各顯神通。此外,還有舊戲王雅琴王盤聲唱的《沖喜》,王雅琴小筱月珍的《寒梅吐艷》,邵濱孫石筱英、陳松麟筱愛琴唱的《啼笑因緣》,勤藝滬劇團的《方珍珠》,上海滬劇團的《大雷雨》,藝華滬劇團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滬劇創新活力依然旺圌盛。一些解放前著名的文藝創作家迅速轉行參加劇本音樂創作,因此50年代上海戲曲出現了大量優秀的創作劇本。如曾創作流行「時代曲」的許如輝投入了滬劇、越劇等戲劇的音樂設計,有《羅漢錢》、《為奴圌隸的母親》、《少奶奶的扇子》、《妓女淚》、《陳化成》等;鴛蝴派文學家平襟亞等創作《十五貫》、《杜十娘》、《王魁負桂英》等長篇彈詞,還寫過不少優美的彈詞開篇成為名篇;著名文學家蘇青在尹桂芳所在的芳華越劇團擔任編劇編寫了《江山遺恨》、《賣油郎》、《屈原》、《寶玉與黛玉》、《李娃傳》等越劇劇目。原在衡山路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聚集了黎錦光、嚴華等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名手精英,編輯了大量一流的戲曲、歌曲唱片,一元一張的「中國唱片」購圌買處成為各處新建的「新華書店」最熱櫃台,總是擁擠著試聽和購圌買的人群。戲曲和歌曲唱片的大量發行和電唱機的出現,使原來只好在名貴的「留聲機」里放唱的戲曲唱片很快在工廠播音室和民間家庭傳播普及。無線電和唱片的影響,有力推動了民間的戲曲學唱運動。1956年在剛填沒的棚戶區臭水河「肇家浜」的一長條填土上,幾乎天天有民間小劇組在群眾圍觀中演戲,熱鬧非凡。不少青年也是追星族,劇場里各派粉絲追捧名角。愛好者學唱各派演員名唱腔唱得惟妙惟肖,他們就是如今公園里老年戲曲自唱活動的基本成員。一些名演員的最成熟唱腔都在50年代和60年代前幾年奠定。1959年上演的滬劇《雷雨》匯集群星,唱腔各顯春秋,成為滬劇里中外名著改編戲中最為成功的一部戲,也是各種戲劇改編曹禹《雷雨》最成功的一部。民間戲劇興趣影響深遠,直到中小學生,如1956年在市中心的向明中學大禮堂國慶聯歡中,有高年級學生借來戲裝演出的《梁祝十八相送》、滑稽劇《開無線電》。王安憶在她的長篇小說《富萍》中記述到在十分貧民化的地區街道組織晚上戲劇演出,此時爭搶坐位的擁擠盛況,真比小菜場排隊搶買黃魚還要熱烈。滬劇、評彈等的演唱活動還經常配合形勢宣傳在街頭民間進行。
那時,上海私營書局密布、新華書店發軔初建,出版了大量的新書,讀書氣氛濃郁;遍及全市的「新華書亭」設立,對新文化的普及傳播起了積極作用。如注音掃盲讀本,大量的小人書連環畫的涌現,蘇聯少年生活學習故事,各種童話故事,帶來了新上海的蓬勃朝氣。上海舊書店、舊書攤,舊報刊雜志,依然活躍,在國營的大型上海舊書店裡,在深巷中民間開設的大量的舊書灘上,淘書之樂融融,像老城隍廟的舊書攤鋪到1958年後還存在。它們對青少年人生及其海派意識的養成發生了極大的感染和影響。
50年代的新創歌曲,樸素無華而充滿朝氣,如:《歌唱二郎山》、《遠航歸來》、《勘察隊員之歌》、《敖包相會》、《九九艷陽天》、《草原之夜》等等。開國歌曲,如:王莘詞曲的《歌唱祖國》,郭圌沫圌若詞、馬思聰曲的《中國少年兒童隊隊歌》,袁水拍詞、瞿希賢曲的《我們要和時間賽跑》,招司詞、瞿希賢曲的《全世界人民心一條》,馬可詞曲的《我們工人有力量》等,雄壯豪邁、大氣從容。加上蘇聯歌曲,少數民圌族歌舞曲,傳唱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催人振奮。在公園,在學校工廠,常常聽到手風琴伴奏下的合唱聲。西洋音樂、歌劇水準也都有提高,如1958年誕生的由何占豪、陳鋼作曲的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融合了優美的越劇曲調創作的、中西合璧的頂級名曲。各地民歌、廣東音樂、新奏樂曲如京調、紫竹調、花好月圓、少數民圌族舞曲等,匯成大流,在上海紛紛製成「中國唱片」,傳播到全國各地。
50年代,集體舞盛行。這顯然受到俄羅斯文化的影響。從小學生起,大家圍成一個圓圈表演和跳舞,這些簡單舞曲曲調輕松,活潑易學,如《集體秧歌舞》(簡譜32 35 667 6)、《狂歡舞》(16 3, 24 3)、《蒙古舞》(55 55 3 5,5i 65 5 3)(66i 65 66i 6 5)、《匈牙利三人舞》(6 7 1 6 3 21 7 3)、《匈牙利集體舞》(311 11 43 2)《朋友舞》(5i ii 76 5,52 22 321)等,加上種種集體游戲活動,成為當年群眾性文娛活動的主要形式,培養起一種人人參與的集體意識,陶冶了開放和活潑的性格。節日里有的學校大操場上,男女同學圈起兩個大圓圈跳著5 i i,3 5 5的《青年圓舞》(王克偉編舞、陳天戈作曲);1959年國慶十周圌年夜,在人民廣場上有大型的集體舞狂歡,廣播里播送著新創作的《祖國之春》(曾加慶作曲)和《友誼圓舞曲》。
50年代是一個崇尚班組集體友愛的年代。集體游藝,在工廠,在里弄,在公園蓬勃開展。比如在公園,每晨的「第一套廣播體操曲」播出,許多群眾以個人形式參與的早操活動自動展開,傍晚是少先隊喇叭聲響徹夜空,晚上是工會等組織的集體游戲活動,如「叫號」游戲,「傳絹頭」活動等等,形式內容多樣,個個情緒昂揚。又加上新婚姻法頒布的巨大作用,青年人的個性獲得一定的解放,上進心和友愛心增強。更令人神往的事,像夏天晚上爭圈地盤在草地上觀看露天電影放映的盛況,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狂歡的節日。
50年代,舊社會留下的私營溜冰場、落彈房、舞場、乒乓室依然存在,只是清除了黑社會勢力,使這些場所變得安全清潔,票價便宜,使有興趣者繼續得到用武之地。穿著「小腳褲管花襯衫」或衣裝頭飾上標出新奇的「小阿飛」和玩技「懂經」、魅力獨特的「老克拉」,依然十分活躍其中。
各區的「工人文化宮」開張,成為工人業余活動的最好歸宿。其中的棋牌室,游藝室,活動室、圖書室,都吸引了眾多的中青年工人在文化上的參與,熏陶他們成為工廠中群眾文化帶頭的活躍分子。每年一度舉行的燈謎比賽(其中也有上海話謎面或謎底的燈謎)、書法、春聯、都市攝影作品、漫畫作品比賽等,造就了一批愛好業餘生活的骨幹。1958年上海工人文化宮、上海青年宮和上海文化出版社還辦過《游藝》雜志,推動市裡群眾性的多種花樣的游藝活動的開展。除此以外,各區的區級圖書館也是中學生假日最好的去處,還有街道辦的圖書館,有些重要文章都可以就近讀到。
50年代,地區居委會組織的社區活動相當活躍,尤其是節日前後,里弄張燈結綵,各種彩紙燈籠迎風飄舞,各街道的掛彩也有競爭性。街道地區和居委會組織群眾舉行節日聯歡文娛活動,有的盛況空前。如組織海派文藝的自唱自娛,請劇團來演戲。筆者兒時就擠在人堆中引頸觀看過地區業余才子的變戲法、雜技表演和自排自演的多場滬劇《碧落黃圌泉》等演出,還有在一段國慶致詞中將十幾名地區活躍人士的人名嵌入其中,有獎猜名,至今印象深刻。五一、十一節日原來都有區游圌行,群眾早早拿了椅子在弄堂口等候看游圌行。游圌行隊伍十分活躍,各家公營私營的廠家紛紛展示自己單位的風貌,如儀仗隊的暗地交勁爭雄,還有秧歌、腰鼓、舞獅、踩高蹺等民俗色彩的加入。
海派文化還有兩個大本營,一個是「大世界」,一個是「新、老城隍廟」。那兒是兩個民間神往的文化娛樂天地。50年代的上海,市民文化娛樂享受是多層次的全民行為,尚保留著40年代的底氣。游樂分檔次,各得其所,南京西路是最富階層的購物吃喝、文化娛樂天地,南京東路層次稍低,一般市民可去「大世界」玩,票價便宜,貧民可去城隍廟遊玩,不收門票。大世界一張低圌價的入場券可以觀看各種舞台的戲曲和民間雜藝,城隍廟商場可以看活猻出把戲,珍奇的動物,買各種文化娛樂玩具,直到1958年以後城隍廟樓上還陳列「十八層地獄」、「黑、白無常鬼」整條陰界,還有算命測字攤,九曲橋畔那些舊書小店和舊書攤上,還能掏到各種踏遍鐵鞋無覓處的書籍。不同興趣和層次的群眾娛樂,諸如養八哥、鬥蟋蟀、玩小蟲、種花養魚,都可找到有權威性的購圌買處、自己去玩的場所和朋友。
公眾娛樂的發達,與市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有關。在馬路上走,常常會聽到洋房裡傳出的鋼琴聲、小提琴聲;到弄堂走走,晚上或假日會聽到有的人家裡聚集著同好票友拉京胡唱京戲,也有的人學越劇、滬劇名演員的腔調可以真假難辨。民間的自娛,內容也很廣泛。市民的愛好多樣化,如有各類收藏的專家布於市區各處。有的喜歡打獵,家裡便收藏著名牌的獵圌槍,還經常出入中央商場、舊貨商店等尚存的銷圌售處。有的喜歡聽聽唱片,辦家庭派對舞場,淮海路陝西路口還能買到外國唱片,或淘舊貨。還有的人喜歡騎馬,當時也能找到馬場去「過念頭」。
……

㈥ 1960年代1.5元能買什麼能做什麼

1960年代1.5元可以買精粉、花生油、豬肉、牛肉、羊肉、黃瓜等等。

在1961年的鄭州,精粉兩毛六一斤,標粉一毛七一斤,精米兩毛錢一斤,小米一毛錢一斤,花生油一斤六毛九,豬肉一斤八毛四。而在1961年的天津,牛肉價格七毛錢一斤,羊肉價格七毛六一斤。到了1965年的鄭州,黃瓜每斤四分錢左右,大蔥每斤六分半,1964年的天津,鯽魚每斤四毛錢,大白米蝦一斤五毛二,海蟹一斤三毛五。

能做的事情有:

1、20世紀60年代,海南通什(今五指山市)的黎族村民在山上放牛。

2、20世紀60年代,海南黎族的農民在水田中撓秧。

而且大家要知道這個只是平均收入,如果是一些農村人,那收入會更加的低,農村人每天的收入可能只有幾毛錢而已,所以對於大部分的農村人來說,一塊錢已經是非常大的一筆資金了,平時根本就捨不得一次性花掉一塊錢。

㈦ 一元錢在六十年代能買什麼

一斤多豬肉。

1963年後按當時普通工人的平均月工資,大概在40元左右。湖南帶骨頭豬肉0.75元/斤(四張肉票)。廣州無骨豬肉1.00元/斤(四張肉票)。

以廣州算,10元可買10斤。如果沒有票,買別人的肉票也是一元四張票,大概是二元一斤,10元能買五斤肉。

(7)60年代的購物方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2016年1元錢的作用:

在北京,一元錢可以買一個菜市場里的饅頭、一根油條、一個燒餅、一塊沙琪瑪、一包榨菜,兩袋辣條;在上海可以買幾根蔥;在深圳可以買五個大號塑料袋。

在廈門,1元錢可以買一把本季青菜、一瓶菊花茶;在杭州,1元錢可以買一個打火機、一包小紙巾;在蘇州,可以買一根油條、一個包子;在大連可以坐一趟公車。

㈧ 60.70.80.90年代衣食住行

1、絢麗多彩的服飾(板書)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板書)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板書)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板書)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2、日益豐富的飲食(板書)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①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板書)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板書)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干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板書)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板書)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板書)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裡,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板書)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板書)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達的交通(板書)

①剛建國時期——交通不便(板書)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開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車為主(板書)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前,城市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自行車,中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自行車的依賴。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板書)

在80年代末的中國,出行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因鐵路運輸能力的不足,當時的鐵路客運量每天超載50%,高峰時超出100%,每天有80萬人站著乘火車,而全國每年積壓的物資則高達1億5000萬噸,南北運輸的缺口達6000萬噸。

在民國時期,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京漢鐵路,而時代的進步使得它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斷決定:京九鐵路三年開通,並且京九鐵路的概念已經更新,南端的終點由江西的九江延長到了香港九龍。1993年5月2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開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1984年12月,滬嘉高速公路開始在上海興建,並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同時應該指出學生,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撰寫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強環保意識,認識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這些交通工具也花樣繁多,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不僅有普通公交車,還有較為先進的豪華大巴、雙層巴士,車內還安裝了空調、移動電視);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出行的來回行程已縮短,道路也變得越來越通暢了……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請部分同學談談自己「五一」假日旅遊的經歷)

(內容源於網路http://bbs.cri.cn/read.php?tid=499164
參考資料: http://bbs.cri.cn/read.php?tid=499164

㈨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人們憑借各種票證購物。你能寫出幾種當時購物的票證

好多種:糧票和布票,甚至後來還有電視票。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物資匱乏,關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國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統購統銷政策,從此百姓生活進入了長達40多個春秋的「票證時代」。那時,各類票證五花八門充斥山城,糧票、肉票、布票、鹽票、油票、煤票、煙票、蔬菜票……就連買糖果糕點、火柴肥皂也要憑票,票證漸漸成了城鄉居民吃飽穿暖的一種保障。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票證才結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歷程。 或許再沒有哪個國家會比中國的票證多,回首當年滋味萬般的票證情結,我們不應該忘記它們,因為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方寸紙片,蘊藏了政治、經濟、文化的豐厚內涵,濃縮了共和國那段坎坷歷史,記載了這座城市從「計劃」走向「市場」的艱難軌跡。 追憶—— 物資匱乏的清貧日子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里,人們想必不會忘記各大超市的琳琅滿目,豐盛至極。而時光倒流到上世紀80年代前,同樣的節日,人們所考慮的卻是怎樣用幾張節日里特別發放的票,給餐桌上添些油水。50年代中期,隨著糧票的出現和廣泛運用,關涉油肉布煤等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種票據也相繼出現。 「那個時代,票比錢管用,沒票寸步難行。」52歲的陳前榮是原九龍坡區蔬菜公司職工,這是他最初對票證的強烈印象。那時他還是個小毛孩,家中有父母兄妹五口,全家一個月憑票領100斤糧食,肉、油是每人每月半斤。「那時正是娃兒長身體的時候,哪裡夠吃嘛!你看我現在恁個瘦,都是那個時候虧了身體的結果。」他打趣說。 孩提時的陳前榮最巴望的就是過年,因為政府會增供糧食、肉油,如此不僅可以打牙祭,父母也會用存了整整一年的布票給他做套新衣裳,「這在當時是件很奢侈的事,因為小夥伴們大都穿著有補丁的衣服」。 雖說日子苦了點,還是有讓他興奮的事。讀書時他一直是班上尖子生,為此學校獎給了他一張工業票。他興奮地拉著媽媽去買皮鞋,誰知到了商店才發現根本就沒有男式皮鞋,於是他委曲求全讓媽媽買了雙女式皮鞋,照樣穿到學校去洋氣了一番。想起往事,他忍俊不禁。 糧票開始使用時,65歲的王新明正在讀高中,一月有32斤糧,而父母是普通居民,每人只有25斤。由於母親在肉店工作,所以每月家裡可以吃點油葷。不過好景不長,1959年三年自然災害開始,那時他已是沙區一家油漆廠木工,每月有些收入,「但沒有票還是買不到東西,有錢也不是萬能喲」。 記得1960年有天下班後到館子吃飯,他用二兩糧票要了碗素麵,誰知香噴噴的面條剛放上桌,一個小孩沖進館子端起面碗就跑。那時他聽說街上有人搶飯,沒想到還真遇到了,於是追進一條胡同把小孩擋住,孩子可憐兮兮望著他,掏出一張皺巴巴的棉花票對他說:「叔叔,我們換嘛,這個給你。」當時他哭笑不得,雖然自己餓得前胸貼後背,最後還是把面條讓給了孩子。 都說當家才知柴米貴,75歲的李開貞婆婆也經歷了物資匱乏年代的酸甜苦辣。那時她和丈夫帶著4個孩子擠在一間10平米的小屋裡,雖說丈夫是單位黨委書記、市勞模,收入相對較高,但是當時的「九等十級」分糧制度規定幹部的糧食定額更少,所以家裡的吃飯問題就格外嚴峻了。「娃兒多,又有老人要照顧,只有虧自己。」李婆婆眼淚花花回憶。有次母親生病,她用一斤肉票買了豬蹄,准備燉湯給母親補補,考慮到孩子,又在湯里加了海帶。晚飯時,她發現小兒子不停吐清口水,以為病了,再三追問,才知他看見家裡燉了蹄花湯,卻又不敢偷吃肉,只好吃了碗海帶,哪知很久沒沾油水的肚子不受,結果一直反胃。李開貞鬆口氣後,第二天趕緊又拿了半斤肉票給兒子買肉補身體。 回味—— 特殊年代的符號標志 眼下20來歲的重慶年輕人,對於糧票之類的票證往往不知所雲,但對於他們的父輩和祖輩來說,這些票證卻能勾起他們對於物質稀缺年代最深切的回味。 1949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即使是在重慶這樣的大城市,物質也非常匱乏:從1953年11月到第二年9月,重慶開始實行糧食、棉布計劃供應。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下發《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生活在中國的每一個城鎮居民,都必須憑所在城鎮戶口領取購糧證和糧票。1956年11月6日,重慶宣布對食用植物油實行定量分配、憑票供應,農民每人每月定量為5兩,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定量為7兩,植物油零售價格每市斤0.48元。 10月2日,市票證愛好者聯誼會會長韓孝基對記者感嘆說:民以食為天,在票證年代裡糧票被人們視為生命票,「最初的糧票採用16兩制計量,1959年改為10兩制計量,1985年起改為公斤制。每逢佳節政府還會發行特殊票證,比如糯米只有到春節才作為年貨憑證供應一次。全國有通用的全國糧票,有限用於各個省、市、縣的地方糧票,還有軍用糧票與個別單位發行的單位內使用糧票。需要到異地出差,就要通過手續把地方糧票兌換成全國糧票,所以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分別有個外號叫『滿天飛和團團轉』。」作為上月票證收藏文化展示會的組織者,韓孝基表示:「今天我們集藏票證,不僅僅是為了保留那段艱苦歲月的痕跡,更重要的是撫今追昔,溫故知新。」據他考據,從1955年到1988年,由重慶市糧食局發行的各種市內通用糧票有100餘枚,「重慶糧票精緻大氣,其印刷工藝於細微處也一絲不苟,作為主圖的麥穗玉米紅燈籠、枇杷山與大禮堂、紅岩村和朝天門無不充滿頌揚與希翼。」 同樣喜歡研究票證的收藏家余超倫告訴記者:「票證是歷史長河中一朵燦爛之花,每一枚票證都是洞見歷史的窗口。」在他收藏的上萬張票證中,相當部分是1967年到1974年的語錄票,「語錄票票面以『革命聖地』、『工農兵形象』、毛主席語錄為裝飾圖案,原封不動的政治口號隨處可見。有些糧票寫著『打倒蘇修』,無非是讓老百姓吃飯時也不要忘記批判修正主義。」 從70年代開始,余超倫收藏的重慶票證種類有數十種之多,常見的分為四類:關於吃喝的有細糧票、粗糧票、糕點票、豆腐票、奶粉票、鹽票、肉票等;關於穿戴的有布票、棉花票等;關於日用百貨的有肥皂票、火柴票、煙票、蜂窩煤票、煤氣票等;專用票證則有用於高幹、嬰兒、產婦和病人按規定之外的特需票證和多在春節額外供應的節日票等。 票證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符號標志,它留給人們的是不堪回首的苦澀。他說,「為了用足票證,人們想盡辦法,商業購貨券和肉票、布票要集中使用,3年困難時期甚至有人因為飢餓畫糧票而獲罪。」 感慨—— 悲劇開始以喜劇收場 這樣的畫面經常發生在中興路舊貨市場:9月30日,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出現在市場樓外,手裡提著個鼓鼓囊囊的皮包,沿著小路逡巡著,最後在一家擺放著各種票證的地攤前停下來,問老闆收不收糧票,老闆連連點頭:「收,收!」中年人打開皮包,內層里整齊疊放著花花綠綠的票證,然後不緊不慢的說:「還有豆腐票、火柴票、肥皂票……」 曾幾何時,那些充斥在我們身邊的票證已悄然消失,當它們再度出現時,這些曾左右過我們生活的紙片竟成了收藏家們青睞的佳品,歷史的滄桑變化,怎不令人感慨萬千!「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黑格爾曾說在很多時候歷史往往是以悲劇開始,而以喜劇收場。」市博物館史學家莊燕和說,「新中國歷史上這段票證故事,我們完全可以在它悲劇的真實之中,發現一種喜劇的審美效果。」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逐步縮小了消費品定量配給的范圍。到1983年,國家統一限量供應的只有糧食和食用油兩種,1985年長達3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被取消。1992年—1997年間,票證制度終於在全國范圍內退出了歷史舞台,這一時代的結束預示著中國由計劃經濟的短缺時代走向市場經濟的過剩時代。1996年間,重慶曾在部分區域發行了最後一套印刷精美的地方糧票,但它幾乎沒人使用就被直接送進了收藏市場。

㈩ 各個年代的四大件是什麼

四大件,又名三轉一響,是中國在1950年代後期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當時國家有能力出產,而為各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這四件家庭物品分別為: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電風扇。
自行車
1950年代中期,隨著生產漸漸恢復,自行車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必備品,因為那是大眾可以負擔的交通工具。當時著名的品牌有飛鴿牌。
收音機
自從中國可以自行生產電晶管之後,亦可以自行生產收音機。
縫紉機
與中國傳統的男耕女織的思想有關。
電風扇
那時中過三分之1的人擁有。
「四大件」的變遷
50-70年代的四大件: "三轉一響"——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當時,手錶,上海的90塊,縫紉機180塊,收音機 180塊,自行車180塊)
80-90年代的四大件: 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 (500元左右)
新世紀新四大件: 手機,電腦,汽車,房子
說起家用「四大件」,稍微有些生活閱歷的人就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個字眼兒曾經風靡一時,很多人都以擁有它們而驕傲而自豪而興高采烈、手舞足蹈過。不像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會用懵懂的眼光注視你,然後冒出一句:「四大件」是啥?
60至70年代的「四大件」,明顯貼著計劃經濟的標簽。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半導體(收音機),這「四大件」會讓上了年歲的人如數家珍。是它們伴隨著百姓走過了一段能讓人開懷大笑,也能使人潸然淚下的歷史,而他們一生中的某段人生經歷已經和這「四大件」產生了難以割捨的聯系,在其頭腦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因為一塊手錶曾經就是她的嫁妝,而一輛嶄新的「飛鴿」或「永久」也許使他當上了新郎。那時的「四大件」無疑是財富的象徵,以至於成了人們爭相炫耀的資本。那時,騎著一輛自行車在街上閑逛,其得意的勁頭和現在開輛「大奔」去市場買菜的心情,估計是一樣的。
哲人說:時尚所創造出的美觀東西總是隨著時間而變得醜陋。「四大件」作為時尚的一種標志,自然無法逃脫歷史的必然法則。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中國社會的千家萬戶,標志著人民生活水平欣欣向榮的是憑票供應時代的終結。老「四大件」再也不會被人們趨之若鶩,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誕生。黑白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電子時代的到來極大地豐富和改善了每個家庭的家居生活,它使人們在8小時以外有了更為新鮮的娛樂方式,它使居民們的菜籃子四季長青。然而,新「四大件」走入家庭沒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沒落。黑白電視雖好,但它的魅力哪裡比得上彩色電視?何況這個世界本就五彩繽紛,人們希望看到它本真的面貌。錄音機的效果也不差,可把它和「家庭影院」放在一起,明顯就相形見絀了。還有家用電話、空調、電腦、微波爐……隨著90年代的來臨,人們在盡情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的同時,似乎也懶得總結什麼「四大件」了。新生事物的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生活用品目不暇接,使人很難從中選擇出哪種商品與你息息相關,稱得上真正意義的「大件」。即使你真的遴選出了幾件,沒過多久,它們也會被更先進、更完美的商品所替代。
嶄新的21世紀,是一個網路時代,它會給人們的居家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樂趣。許多需要我們勞心費神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路來實現——工作學習、走親訪友、外出購物……網路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不知未來還會不會有「四大件」這個稱謂存在?如果有,什麼是網路時代的家用「四大件」呢?也許有一個小型的家庭健身房——因為人們的健康是網路無法包辦的;也許應該有輛私家車,人們用它作為外出旅遊度假的工具;也許……因為「四大件」從誕生之日起,就隱含著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蘊意,但現在已經不會有人再為它奔忙了——鮮明的歷史痕跡註定了它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消失的命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