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市用購物券有什麼好處
商家促銷方式的不斷更新,這幾年每逢過節,向職工發放購物券成為相當一部分單位逢節發放福利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更多的職工因此也把拿購物券購物當做身份的一種象徵。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人手持購物券奔向各大商場、超市等商品零售行業消費時,我們不禁要問,購物券到底讓誰受益? 購物券購物局限性很大 「購物券」這個名詞是上個世紀末流行起來的,盡管購物券在流行當初,其能否代替人民幣在市面上流通而廣受爭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利益的驅動,購物券的銷售不但沒有受到影響,相反銷售面卻越來越廣。每逢年底,一些商品零售企業甚至還把發售購物券當做一場「戰役」來打。 其實購物券在誕生當初,雖然爭議聲不斷,但其受歡迎程序還是令商家大感意外的。市民小王在一家效益很好的單位工作,正是因為單位效益不錯,小王也因此而成為我市最早拿購物券消費大軍中的一員。小王坦言,在拿購物券消費的當初,手持購物券去商場、超市去消費,的確是一件很令人羨慕的事。更多的人偏見地認為,拿購物券消費的職工,其所在的單位肯定是商薪。 但是,當購物券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中時,人們才發現,原來購物券只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方式而已。小王說,當他使用購物券的次數多了,才發現購物券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有同事就開始抱怨,這次為什麼還用的是這家超市的購物券?為什麼不換一家超市呢?這時候,一些實際的問題就出現了,比如消費時必須要到指定的超市或商場去,商品種類的選擇也只能限在這個超市或商場裡面,在價格方面也不能貨比三家,是一種事先被人規劃好了的被動消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購物券提出質疑。 商家發售購物券是利益驅動 購物券同樣做為一種促銷方式,購物券到底和其他促銷方式有什麼不同?商品零售企業能從購物券當中得到那些好處?記者日前采訪了一位熟知此行業的人士。這位人士給記者打了一個比方,他說,如果打折、降價等促銷方式能讓消費者從中得到一點實惠的話,那麼購物券則讓消費者在某一商品零售企業購買了一大堆東西後,不會從中得到一分錢的優惠。這位人士還說,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沒人出站出來對此提出不同意見,是因為這些購物券是單位給職工的福利,而在職工的心目中這些錢是額外收入,因此就沒有為此而較真。 這位人士告訴記者,在眾多的促銷方式中,商品零售企業往往採取的是降價、打折等手段,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達到消費者消費的目的。而在這些促銷方式中,消費者或多或少的從商品零售企業中得到一點實惠。這種促銷方式美中不足的是,它面對的是單個消費者,商品零企業很難通過私人關系等手段對整個促銷或者說消費者進行控制,而且消費者的消費金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這種促銷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有時候也不會起到促銷的目的。而相反,購物券卻面對的是一個消費群體的代表,商品零售企業通過「公關」等方式,可達到促銷的目的,而且運作起來也不是太難。商品零售企業只要打通一個消費群體的代表人這一個關節,就可對一個消費群體消費的主動權。正是因為這樣,購物券促銷是消費者從商品零售企業眾促銷方式中唯一不能得到任何實惠的。商品標價多少,消費者就得掏多少錢,沒有任何講價的餘地。 其次,任何形式的促銷,商家都是以賣出多少商品,才能計算出盈利多少,而且在這其中還排除虧本。而唯獨購物券,它不是以賣出商品數量的多少來計算盈利的。只要商品零售企業把購物券發售出去了,商家的盈利已是穩操勝券。就算購物券持有者不來消費,這些錢其實已經放到商品零售企業的腰包里,商品零售企業根本不會為商品賣不出去而發愁。正是因為這樣,最近幾年,商品零售企業利用節假日期間,各單位向職工發放福利的機會,削尖腦袋向各單位發售購物券。 購物券回扣潛規則浮出水面 正是因為購物券有著其他促銷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最近幾年,商品零售企業對購物券發售越來越重視。一些商品零售企業還成立專門的「公關」部門,專門負責購物券的發售工作。於是,潛藏在購物券行業中間的潛規則——回扣這種商業賄賂也就浮水面。 一位在我市某商品零售企業工作的小閆告訴記者,每到年關,購物券的發售任務就會落實他們公司每個員工的頭上,同時公司還對完成任務和完不成任務的員工,制定了嚴格的獎懲措施。完不成任務的按一定比例扣發工資,完成任務或超額完成任務的,則按一定比例從公司領取獎勵。小閆說,公司一般給公司領導訂的購物券發售任務是10萬元,部門經理是2萬元,一般的員工是三千元左右。同時為了完成購物券的發售任務,公司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給各單位辦理購物券的經辦人,支付一定的回扣便是其中之一。小閆說,他們一般對購買購物券單位的經辦人按3%-5%的比例返還回扣,如果偶爾遇上大宗的團購客戶,請大客戶單位的經辦人吃飯、送禮這些招數他們都就用上了。不過小閆也表示,最近幾年來,公司給員工訂的發售購物券的任務越來越大,而相反,員工完成任務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對此,一些熟知此行業的人士說,在購物券的發售工作中之所以能出現回扣這種商業賄賂,是因為商品零售企業面對的是一個單位具體的經辦人,而這個人掌握著這個消費群體選擇那家商品零售企業的「生殺大權」,商品零售企業只要「公關」了這個經辦人,就可以從一個人的身上不費吹灰之力拿到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銷售額。和打折、降價相比,這種效益就來得更快,而且回扣這種商業賄賂也完全有用武之地。不過這位人士也表示,購物券回扣的出現,可以說是對職工利益的最大侵犯,他無形中剝奪了職工選擇商品零售企業的權利。而在這其中,受到好處的則是商品零售企業和單位辦理購物券的經辦人。換句話說,是本該由職工個人應得的實惠經商品零售企業的運作,最終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而坐收魚翁之利的還是商家本身。這位人士還表示,雖然從表面看起來,福利是職工的額外收入,是職工可有可無的收入,因此不存在損害職工利益說,但當商業賄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時,這種風氣是不是該剎剎? 職工呼籲發福利能否少用購物券 面對購物券行業出現的回扣等商業性賄賂,廣大享受單位福利的職工,都希望單位在發福利時,少使用購物券或不使用購物券。一些職工還表示,單位與其把現金兌換成購物券給職工發福利,還不如把買購物券的錢以現金的方式發放給職工。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職工告訴記者,他們單位有一次給每人發了一張某鞋城價值100元的購物券,在拿到購物券的當天,他們幾個同事便直奔該鞋城買鞋子,就在他們掏出單位的購物券准備結賬時,鞋城老闆告訴他們,單位購買購物券的錢還沒有到他們的賬上,因此購物券必須等錢到賬後才能起效。這位老闆還建議讓該職工及同事明天再來。這名職工說,可令他沒想到的是,當他第二天再次來到該鞋城時,發現昨天還標價都是六七十元的鞋,一下子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全是標價100元以上的鞋。而且更可氣的是,平時買鞋時都能講價的鞋用購物券購買時,均不能講價,標價是多少就得多少錢拿走。這名職工說,當時他就有一種被鞋城老闆宰了的感覺,而且自己還連點理都沒有。 因此,許多職工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單位發放福利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最好能使用現金,少使用購物券。因為發放現金,每個職工都可以選擇花最少錢而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而購物券在某種程度上則不能讓職工自由消費,實際上就是剝奪了職工自由選擇的權利。再加上回扣等商業賄賂等不良行為的介入,實際上是損公肥私,職工們從中得不到任何好處。
滿意請採納
㈡ 一萬購物券買什麼比較劃算
小於等於100,又不是一般等價物,是某商場的能賣多少呢,而且有期限,供求關系也。。。。唉,估計炒不起來,個人建議:要賣趁早出售!
㈢ 逆戰10000購物卷可以買什麼
逆戰裡面有來2種,購物卷是1000nz,源2500nz,5000nz,10000nz,這些是直接可以在商城裡面購買新的商品,但是你有的物品是不能做續費操作的。還有種就是500和300的折扣卷,這種折扣卷是不能購買新的商品,必須和nz點一起使用,但是續費的時候也可以折扣
㈣ 購物卷可以買什麼
你好,購物卷不可以單獨使用,只能配合Q幣一起用
買東西的時候代替百分之十五的Q幣
祝你游戲愉快
望採納
㈤ 逆戰10000nz購物券賣什麼東西好
逆戰裡面有2種,購物卷是1000nz,2500nz,5000nz,10000nz,這來些是直接可以在商自城裡面購買新的商品,但是你有的物品是不能做續費操作的。還有種就是500和300的折扣卷,這種折扣卷是不能購買新的商品,必須和nz點一起使用,但是續費的時候也可以折扣
㈥ 購物券可購買的都有什麼啊
配合QB
或者Q點使用在商城購買
收券道具
在標有券角標的道具
均可以收取15%的購物券
購買該物品
其他由QB或者Q點補足
不能和點券一起使用
㈦ 花了一千塊錢現金 買了一個一萬塊的購物券,值不值得
一千塊錢現金
㈧ 今天刷了個10000的購物券,該買什麼好那,
購物券都有使用條件的,一般規定滿多少才能用。
買什麼,根據自己的需要。
㈨ 商場的購物券買什麼最劃算
主要看你有多錢的購物券了,要是多的話還是要買大件的例如鞋和外套,因為那樣的話內不用支付零頭.舉個例容子:你有1000元的購物券你要是買一雙1080的鞋你就只需支付80元;你要是買好幾樣東西的話就得支付好幾個零頭,無形中你花的錢就多了。你要是買個錢少的東西給他券的話商場又不可能找回你現金,所以那樣你又虧了!~所以還是看你手上有多錢的購物券了。
㈩ 逆戰10000購物劵買什麼好
買耐久武器,不買天數的,你要是常玩就買天數,還有不能只買一個,要加到購物車一起結算,購物卷用一次就會消失的,不管你用沒用完